杨树林白鹅“飞” 兴化养殖户一年纯收益超50万
8月6日,骄阳似火。可兴化市昭阳镇奚金华的养鹅场里却凉风习习。一排排挺拔的意杨树下,一群白鹅在欢快地逐食,不时“飞”起来“吞”下一个个树上的虫子……
三年前,41岁的奚金华租下了四面环水的原兴化造纸厂200多亩的闲置草库,投资70万元把发家致富的“宝”押在这片荒地上。他建起了10排鹅舍,植了80亩的意杨树,种了60亩的麦草,将四周100亩荒废的鱼塘整修成精养鱼池养鱼。实行鹅、树、鱼共生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奚金华说,按平均一年出售4万只商品鹅每只10元收益、鱼塘平均每亩1000元收益,加之6000棵意杨树每株平均一年10元收益计算,他一年的纯收益逾50万元。
奚金华说,“林地养殖通风、透光,氧气充足,远离村庄,不易传染疾病。”他创造了生态立体养殖的模式,鹅粪一部分就地肥树,一部分经雨水冲刷流到四周鱼塘里作鱼饲料,树不生虫,鱼不生病。由于他的饲养方式介于圈养和散养之间,所以他养的鹅“野性十足”,能够“飞”起来逐食……
据昭阳镇农副业助理顾庭荣介绍,目前全镇林业面积有7000亩。为鼓励农民从事生态畜禽养殖,今年3月昭阳镇将全镇通村公路两侧林地、圩堤林地等绿化林带规划为镇生态畜禽养殖带,镇里负责协调安排他们进林养殖地。一些养殖户在利用现有林地养殖的同时,还在养殖基地旁植树造林,营造更大的生态养殖环境。目前该镇已有44个养禽户、93个养猪户进林地“扎寨”,或在养殖地“造林”养殖。
据了解,兴化市利用树林、圩堤、湿地养殖食草家禽的农户达近千个,养殖总量200多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