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雨田1968     提问时间: 2008/9/17 12:12:11
问题:
 
我们这里美国白蛾很严重,有什么好的办法防治,喷药的话用什么药好。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9/17 14:50:05

美国白蛾防治要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以预测预报为先导,全面加强联防联治,采用仿生药剂、生物防治、植物性杀虫剂为主,以人工、物理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采取飞机和地面相结合的方法,全面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要在科学用药的同时,提高生物防治措施的比例,达到有虫不成灾,实现大范围、长期有效的控制效果。
    除治区:在虫情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首先使用Bt、阿维菌素、病毒制剂等生物制剂及灭幼脲类仿生制剂为重点的除治措施,尤其要做好第一代美国白蛾的除治工作,要由外向内全面封锁压缩,强化外缘的防治力度,逐步拔除孤立的、发生较轻和重要敏感地区的疫点,治理一片,巩固一片。重灾区要通过生物防治压低虫口密度,减少有虫株率,并释放周氏啮小蜂增加天敌数量,形成林间自然种群,达到长期控制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监控区:加强监测手段,提高虫情调查、预报的准确性。要充分发挥监测点的作用。在监测区、发生区的边缘和重点部位,要加大性诱剂和诱虫灯的使用数量。继续实行专群结合的办法,定人、定点、定期进行监测和普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科学除治害虫提供可靠依据。
    保护区:在全面实施监控和检疫的基础上,结合营造多树种混交林,增加营造银杏、常绿针叶树等美国白蛾抗性树种。 
  一、防治措施
    (一)人工物理防治
    剪除网幕  在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每隔2-3天仔细查找一遍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
    围草诱蛹  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m左右处,用谷草、稻草把或草帘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9天换一次草把,解下的草把要集中烧毁或深埋。
    灯光诱杀  利用诱虫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诱虫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距设灯中心点50-100 m的范围内进行喷药毒杀灯诱成虫。
    (二)生物防治 
    苏云金杆菌  对4龄前幼虫喷施Bt,使用浓度为1亿孢子/ml。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适用于2-3龄美国白蛾幼虫,使用制剂浓度为1.5×107PIB/ml-3.0×107 PIB/ml。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  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3-5头周氏啮小蜂的比例,选择无风或微风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以前进行放蜂。放蜂的方法:可采用二次放蜂,间隔5天左右。也可以一次放蜂,用发育期不同的蜂茧混合搭配。将茧悬挂在离地面2 m处的枝干上。
  (三)仿生制剂防治  对4龄前幼虫使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5000倍液、24%米满胶悬剂8000倍液、卡死克乳油8000-10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8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四)植物杀虫剂防治  适用低龄幼虫,使用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五)性信息素引诱  利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在轻度发生区成虫期诱杀雄性成虫。春季世代诱捕器设置高度以树冠下层枝条(2.0-2.5 m)处为宜,在夏季世代以树冠中上层(5-6m)处设置最好。每100 m设一个诱捕器,诱集半径为50 m。在使用期间诱捕器内放置的敌敌畏棉球每3-5天换一次,以保证薰杀效果。诱芯可以使用二代,第一代用后,将诱芯用胶片封好,低温保存,第二代可以继续使用。 
    对以上喷洒使用的药剂,要求必须均匀周到,不能漏喷,不留死角。 
    二、检疫技术
    检疫技术部分依照《美国白蛾检疫技术操作办法》(国家林业局林造发〔2000〕615号文件)执行。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8/9/17 22:08:54

不能老是想着去用化学农药!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9/18 7:35:13

发现疫情,如见未破网膜或幼虫尚未分散及卵和蛹,剪去受害枝烧毁;如幼虫已分散可施用4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洒。在施药后2h检查地上仍有死虫,则还需再行施药,直至不见死虫为止;对带虫原木等可采用56%磷化铝片剂或溴甲烷熏蒸处理,每立方米用药量分别为15g—20g,熏蒸72h和24h。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