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地清理: 砍除林地内所有灌木、杂草,然后火燎炼山。整地前将林地上所有芒头挖除。免炼山造林要先将所有恶性杂草如大芒、粽叶芦芒等连根挖起曝晒,砍除杂灌,然后将杂草杂灌及采伐剩余物沿山体等高线布置的种植带归堆,清理出宽度约1.5米的种植带并铲净带上杂草,带距以布行的种植行距未准。
2.整地: 沿山体等高线布置行,行距为3.0米,株距2.5米,亩植89株。明穴整地,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30厘米。个别小班或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可暗穴整地。穴规格为60厘米×50厘米×27厘米,穴四角分明,深度平均。
3. 施基肥: 每株施磷肥0.25公斤。明穴整地的,先回表土至半穴,然后放入基肥并与表土拌匀,再回表土至满穴。回土方法是将穴上方的表土铲下并打碎,拣出树根石块,再回到穴内。暗穴整地的,将基肥均匀撒放在穴面,并大锄翻动穴土,使肥料与穴土充分拌匀。
4.种植: 在冬季或春季进行造林,尤以冬季造林效果更好。雨后林地湿透后种植。苗木上山造林前要淋透水,种植时小心除下营养袋,注意保护杯泥不松散,栽植时不屈根,深度以超过杯泥1~2厘米为宜,回土要细,植后压实。
5.补植: 造林后2个月内每隔15~20天对造林地进行一次踏查,发现有缺株、死株要及时补植,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6.抚育: 杂交松属强阳性树种,及时抚育有利幼林生长。种植后2~3个月,进行全铲或使用41%草甘膦除草剂喷施抚育。药剂喷施前应先用薄膜袋罩住幼苗,或先进行穴状铲草再喷施药剂,喷施时尽量压低喷头,以免药物漂移伤及苗木。第二和第三年3~4月份各带铲(宽度为种植带上1.0米,带下0.5米)抚育一次。
7.追肥: 在第二年完成抚育后进行。每株施复合肥0.15公斤左右,方法是在距离植株约30厘米两侧各挖深度20厘米左右的小穴,施放肥料后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