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12/1 8:16:09
杉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用材树种,东至浙江、福建沿海山地及台湾山区,西至云南东部、四川盆地西缘及安宁河流域,南自广东中部和广西中南部,北至秦岭南麓、桐柏山、大别山。杉木垂直分布的上限因风土不同而有差异,福建山区1000m以下,福建北部是杉木的中心产区。杉木生长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气温16~19℃,极端最低气温-9℃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00~1800毫米,且需分配均匀,无旱季或旱季不超过3个月。杉木较喜光,但幼时稍能耐侧方蔽荫。 对土壤的要求较高,最适宜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而嫌土壤瘠薄、板结及排水不良。产区主要土类为黄壤、红壤在边缘地区为黄棕壤、砖红壤性红壤等,以黄壤条件较好。由酸性和中性基岩,特别是由板岩、页岩、沙页岩、片麻岩、花岗岩或由坡积、崩积母质发育来的土壤,只要富含腐殖质、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均属上等土壤条件。矿岩类、碳酸盐岩类及残积母质发育来的土壤,因土壤浅薄及保水保肥能力弱,第四纪红粘土、下蜀系黄土等因缺少有机质、土壤粘重板结,均不适于杉木生长。从局部地形看,山洼、谷地及阴坡等地方,一般日照短,湿度大,温差小,风力弱,土壤深厚肥沃,是杉木生长的适宜环境;而山脊、山坡的上部、阳坡,因日照长,温差大,湿度小,风力强,土壤肥力低,杉木生长差。从较大范围的地形而言,连绵的群山和丘陵与孤山相比,前者气候较湿润,土壤也较肥沃,更适合于杉木生长。
|
|
|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12/1 9:54:08
您提到的问题其实是“种源”问题,具体情况请您咨询福建林科院。
以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种源试验为例,采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法开展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生长快、生长量大、材性好的角度考虑,福建南平是最好的种源;闽北地区杉木种源的调拨以南平种源为佳,其次为湖南会同种源。这与实际试验结论相符。
|
|
|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12/1 9:59:10
此外,您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直接与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所长张建国联系咨询,它是杉木种源试验项目的主持人。
姓名 |
张建国 |
性别 |
男 |
职称 |
研究员 |
出生年月 |
1963.12 |
 |
毕业学校 |
北京林业大学 |
毕业年月 |
1993.07 |
最后学历 |
博士 |
所在单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联系方式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 |
邮编 |
100091 |
E_mail |
Zhangjg@rif.forestry.ac.cn |
电话 |
010-62889603 |
传真 |
01062872015 |
从事专业 |
生态学 土壤学 森林培育学
|
当前研究方向 |
人工林定向培育 沙棘遗传改良 分子生态
|
当前在研课题 |
沙棘遗传改良 国家攻关课题 |
主要研究成果 |
主要获奖成果
1. 大型苗圃标准化育苗技术研究 1996 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人 2. 主要速生用材树种施肥技术 1999 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人 3. 移植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研究 1991 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人
|
主要著作或有代表性的论文 |
|
1.林木育苗技术研究 |
1998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树木耐旱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
2000 中国林业出版社 |
3.京西山区人工林水分参数研究 |
1994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3) |
4.杉木幼林施肥的时效性研究 |
1996 林业科学研究 (1-4) | |
|
|
|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8/12/2 20:20:56
作为中国杉木中心产区核心区的顺昌县,在杉木良种繁育研究上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