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育苗\造林技术
一、用途
楠木树干高大通直,材质优良,是上等家俱、军工、建筑、造船、雕刻、精密仪器的良好材料,种子榨取脂肪油,果实、叶提取挥发油,可作肥皂、油漆及香精原料。
二、适生环境
楠木适于气候温暖、湿润较庇荫的环境下生长。分布区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6℃以上,1月平均气温5℃以上,7月均温25℃左右,绝对最低气温-4℃以上。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相对湿度80~85%。多分布在低中山、低山峡谷山腹以下,山谷、山洼、阴坡下部及河边台地。喜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
三、育苗技术
选择日照短、肥沃、疏松、湿润、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和壤土育苗。切忌选用粘重、排水不良或干燥缺水的土壤,以免造成烂根或日灼的危害。一般早春播种,播前应细致整地,耕深30厘米左右,施足基肥,通常采用高床,条距15~20厘米,播距10厘米,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播种前如需催芽,可提前10天左右将贮藏好的种子放在温度较高或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立春前后种子开始大量萌动即可播种。播后覆土1~2厘米,然后盖草或谷壳,以保温保湿。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揭除覆盖物,勤除草、松土、施肥,并注意灌溉和排水。5~6月间苗,分2~3次进行。间除弱苗、病苗及过于密集的苗木。7月上中旬苗高约10厘米左右即可定苗,每平方米留苗70株左右。8~10月为苗木速生期,需加强肥水管理,以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10月以后,苗木进入生长后期,此期要控制苗木生长,停止施氮肥和灌溉,以免幼苗越冬时受冻害。
四、造林技术
楠木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疏松的山冲及山坡下部,中性或微酸性壤土造林为宜。要求细致整地,为防止水土流失,可用穴垦,穴径50厘米,深30厘米以上。
造林季节12月至翌年2月。楠木幼年期生长慢且喜适当荫蔽,初植密度宜大一些,一般株行距2×2米或1.5×2米,每亩167~222株。植苗栽植前,要适当修剪部分枝叶和过长的根系,以免过分失水和窝根而影响成活。要求随起苗、随修剪、随打泥浆根、随包装运输、随造林,选阴天或小雨天造林最好。做到穴大、坑深、底平根舒、苗正、深栽、打紧,以保证成活。
五、幼林抚育
造林后3~5年内,每年至少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抚育最好安排在4~5月,第二次以7~8月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