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所在的地理位置,适合栽培泡桐树,不过没有推销人员所说的这么高的经济价格的,投资林业周期长,存在一定的风险,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木材价格在走下坡路;残留在土壤中的断根,如果不及时清理出来,明年还会继续萌发,提供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泡桐具有喜光、生长快等特性,材质优,经济价值高,是我国著名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之一,并有较强的净化空气和抗大气污染的能力,是城市和工矿区绿化的好树种。泡桐速生丰产,主要应采取以下六大措施:
1、选择好造林地,做到适地适树
泡桐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6-7.5为好。地下水位深在2米以下。土壤含盐量在0.06%以下。
2、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选用优良无性系繁殖的一年生一级苗造林,苗高4米以上,地径4.5厘米以上,根系比较完整,根幅40厘米以上,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泡桐可选用优良无性系苏桐70、苏桐19、苏桐3号等造林。
3、细致整地
造林地要在全面深耕20-25厘米的基础上,挖大塘,塘的规格1米见方,深80-100厘米。在地面高低不平的平原区造林,造林地要适当平整,搞好排水系统,使林地不会积水。
4、定合理的造林密度
初植密度以每亩22-28株为好,株行距采用4×6米或5×6米,五、六年后进行一次间伐,每亩保留11-14株,直至成材砍伐。
5、科学栽植
造林季节以二月下旬到三月中旬为好,有条件的地方亦可采用秋季落叶前带叶栽植,栽植时,不宜过深,一般栽植的深度比苗木根颈处深10-15厘米为宜。有条件的栽时施基肥,栽后要浇足定根水,为防止风吹树干摇动,可在树干基部培土堆固定。
6、科学管理
栽后管理要及时跟上,
一是及时松土除草,二是遇旱及早浇水,三是在速生期追施以氮肥为主的化肥,四是注意防治病虫害。造林后的前四年可采取林下间种,以耕代抚的方法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泡桐幼林期的肥水管理对泡桐的速生丰产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如造林后头三年管理跟不上,幼树老化而生长不良,那就难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因此,不间种农作物的幼林,不能让其荒芜,必须间种绿肥。
泡桐在天然条件下主干较低,木材要达到高干、通直、无节良材的要求,还必须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可采取如下几种高干培育方法:
(1)平茬法。在造林后第1年进行或于第1、第2年连续进行,时间多在冬初。方法是用利刀在靠近地面处将茎截断,随即用土埋好;翌年待萌芽条长到10~15厘米时将生长最好的留下,其余全部去掉。
(2)抹芽法。在春季栽植后,待长高至3~5厘米时,在靠近苗木顶端处保留一个健壮芽,其余侧芽全部除去,使养分集中于保留芽的生长发育。
(3)自伤接干法。在春季发芽前半个月,在树干最上部用刀砍口,促使形成徒长枝,从而使主干接着向上延续。
(4)剪梢接干法又称平头法。在定植后的当年或次年春季,将干枯的顶梢剪除,然后培育一个健壮芽,促使其迅速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