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李敏     提问时间: 2008/12/7 13:20:49
邮箱:506945314@qq.com
问题:
 

森林资源管理学的基本内容?

 

 

伐区的配置?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12/7 13:45:24

请您登陆:

http://www.hbea.edu.cn/xz/1028/2749《森林经营管理学》(审定).doc

查阅相关信息。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8/12/7 13:55:38

关于伐区配置方式,请您登陆:

http://www.hszy.cn/newEbiz1/EbizPortalFG/portal/html/zygl3.html

查阅:森林采伐技术规程(注意翻页查看全部)。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8/12/7 20:04:25

森林资源管理学

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是林学专业最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学习森林区划、调查、评价、森林生长与收获、经营决策、森林控制调整、林业规划设计与资源监测等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该课程的特点是林学专业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最佳体现,它需要多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涉及面广、知识应用能力强,对专业基础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一定的数学、林学、气象、生态、计算机、统计等方面的基础。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该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必须在掌握必备的专业和相关知识后才能学习好该门课程。其任务是掌握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决策,林业规划设计等,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理论依据。在林业中发挥协调生态、技术和经济,制定经营目标、组织经营的作用,是林学专业的龙头学科。

在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重大战略的改革开放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学科肩负着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历史任务.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系统性地掌握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与原则,掌握森林区划、森林调查、森林评价、经营周期、收获调整、经营方案的编制、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森林资源监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等理论、方法和技术。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涉及的专业基础课很多,有数理统计及其应用、林业系统工程学、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林业气象学、种苗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计测学等理论与技术基础。适用于林学、森林生态学等专业。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有较强的要求,森林计测学是其基础课程,是林学专业的龙头学科;本专业的专业课有数理统计及其应用、林业系统工程学、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林业气象学、种苗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计测学,在基本技能上与这些课程有直接关系,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系统地提高综合运用林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并将其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是:数理统计及其应用、林业系统工程学、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林业气象学、种苗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计测学。

重点:

1、森林区划;

2、森林结构调整;

3、森林资源收获调整;

4、林业经营管理决策制订;

5、森林资源监测、管理;

6、林业经营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基础。

难点是:

1、森林结构调整和森林资源收获调整的方法与实施模型;

2、林业经营管理决策制订的基础理论。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了解: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2、一般掌握: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3、熟练掌握

(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

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目的、内容、任务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述

第二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  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第四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

2、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目的、内容、任务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概念、内容、任务、目的;可持续林业、永续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

2、领会: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国家级水平森林可持续指标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国际进程概况;

3、综合应用:蒙特利尔进程指标体系

 

第二章  森林资源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资源的概念和内容

2、熟练掌握:

1)森林资源的内容、作用与效益;

2)我国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3)我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4)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分类

5)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意义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资源概述

   第二节  森林的种类 数量 分布

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第四节  森林旅游资源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资源

2、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3、森林旅游资源

4、自然保护区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资源的概念、内容;森林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

2、领会:

1)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相关概念;

2)森林旅游资源的分类;

3)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和意义;

4)我国的林种结构

3、综合应用:龄级、龄组的划分以及划分标准

第三章  森林区划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各种区划的概念以及与林业区划和森林区划的关系;

2、熟练掌握:

1)林业区划的意义与作用;

2)中国林业区划系统;

3)森林区划的意义与目的;

4)我国森林区划系统分类

5)森林区划的原则、方法、依据;

6)林区风景区区划的分类原则、方法、调查与评价;

7)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建立原则、方法;

8)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依据和特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区划概述

第二节  林业区划

第三节  森林区划

第四节  林区风景区区划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区划

第六节  经营单位的组织

(三)考核知识点

1、林业区划的意义与作用、中国林业区划系统的一级划分类别;

2、森林区划的类别、原则方法;

3、林区风景区区划的意义、对象、目的、要求、原则、调查、评价;

4、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区划方法、种类

5、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依据和特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林业区划、森林区划、经营单位、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的概念;

2、领会:

1)林业区划的意义与作用、中国林业区划系统的一级划分类别;

2)森林区划的类别、原则方法;

3)林区风景区区划的意义、对象、目的、要求、原则、调查、评价;

4)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区划方法、种类

5)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依据和特点

3、综合应用:

1)林班区划的方法、依据;

2)小班区划的方法、依据。

第四章  森林调查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调查的概念;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方法和标准;

2、熟练掌握:

1)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分类;

2)森林经理调查的任务、目的、内容、方法;

3)小班调查的内容、方法;

4)多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5)二类调查提供的成果;

6)二类调查质量管理的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区划概述

第二节  林业区划

第三节  森林区划

第四节  林区风景区区划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区划

第六节  经营单位的组织

(三)考核知识点

1)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分类;

2)森林经理调查的任务、目的、内容、方法;

3)小班调查的内容、方法;

4)多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5)二类调查提供的成果;

6)二类调查质量管理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调查的内容和任务;小班调查的内容。

2、领会:

1)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分类;

2)森林经理调查的任务、目的、内容、方法;

3)小班调查的内容、方法;

4)多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5)二类调查提供的成果;

6)二类调查质量管理的方法;

3、综合应用:

国家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第五章  森林评价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

2、熟练掌握:

1)森林评价的内容;

2)林地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3)林木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4)森林环境的评价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评价概述

第二节  林地评价

第三节  林木评价

第四节  森林环境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

2)森林评价的内容;

3)林地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4)林木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5)森林环境的评价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森林评价的内容。

2、领会:

1)林地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2)林木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3)森林环境的评价方法;

3、综合应用:

如何对森林进行综合评价。

第六章  森林经营管理的模式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林业的内涵、特点和属性;

2、熟练掌握:

1)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其中主要是分类经营和可持续经营;

2)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其中主要是法正林和完全调整林;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林业的内涵 特点 属性

第二节  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

第三节  微观森林经营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

1)林业的内涵 特点 属性;

2)我国现代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

3)法正林的概念以及理论证明、评价;

4)完全调整林与法正林的异同;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林业的内涵 特点 属性;法正林、广义法正林、完全调整林的概念。

2、领会:

1)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

2)微观森林经营模式;

3)法正林的概念以及理论证明、评价;

4)完全调整林与法正林的异同;

5)检查法对我国经营管理方法的现实意义。

3、综合应用:

针对我国森林资源现状,说明传统经营模式的现实意义和国际现代经营模式的意义。

第七章  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竹林成熟,经济林成熟,自然成熟的确定方法;

2、熟练掌握:

1)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经济成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2)轮伐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

3)择伐周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以及影响择伐周期确定的因素;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

第三节  非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

第四节  经济成熟

第五节  经营周期

(三)考核知识点

1)竹林成熟,经济林成熟,自然成熟的确定方法;

2)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经济成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3)轮伐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

4)择伐周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以及影响择伐周期确定的因素;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竹林成熟,经济林成熟,自然成熟、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经济成熟的概念。

2、领会:

1)竹林成熟,经济林成熟,自然成熟的确定方法;

2)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经济成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3)轮伐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

4)择伐周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以及影响择伐周期确定的因素;

3、综合应用:

根据当地森林特点,说明各种成熟的确定以及确定经营周期的主要依据。

第八章  森林收获调整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收获调整的感念;

2、熟练掌握:

1)同龄林、异龄林的森林收获调整的内容和方法;

2)森林采伐量调整的方法;

3)合理年伐量的确定原则、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收获调整的概念

第二节  森林采伐量调整

第三节  森林调整

第四节  林业局森林调整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收获调整的感念

2)同龄林、异龄林的森林收获调整的内容和方法;

3)森林采伐量调整的方法;

4)合理年伐量的确定原则、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调整、采伐限额、年采伐量的概念。

2、领会:

1)森林收获调整的感念

2)同龄林、异龄林的森林收获调整的内容和方法;

3)森林采伐量调整的方法;

4)合理年伐量的确定原则、方法;

5)各类森林采伐量调整方法的适用条件。

3、综合应用:

如何进行确定合理的年采伐量。

第九章  森林经营方案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经营方案的意义;规划设计的依据、深度和广度;

2、熟练掌握:

1)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2)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经营方案概述

第二节  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要点

第三节  集体林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经营方案的意义、作用;

2)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3)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四)考核要求

领会:

1)森林经营方案的意义、作用;

2)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3)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第十章  森林经营管理决策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决策的概念、决策分析过程;

2、熟练掌握: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

2)同龄林结构调整模型种类;

3)线性规划的方法与计算过程;

4)木材生产决策方法;

5)森林资源多目标规划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木材生产决策

第三节  数学规划在林业中的应用

第四节  森林资源多目标规划

(三)考核知识点

1)决策的概念、决策分析过程;

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

3)同龄林结构调整模型种类;

4)线性规划的方法与计算过程;

5)木材生产决策方法;

6)森林资源多目标规划方法。

(四)考核要求

领会:

1)决策的概念、决策分析过程;

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

3)同龄林结构调整模型种类;

4)线性规划的方法与计算过程;

5)木材生产决策方法;

6)森林资源多目标规划方法。

第十一章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概念;

2、熟练掌握:

1)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特征、作用;

2)森林资源管理信息采集、更新的主要方法;

3)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构成和发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概述

第二节     森林资源管理系统

第三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计划的信息反馈与修订

第四节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第五节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事例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概念;

2)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特征、作用;

3)森林资源管理信息采集、更新的主要方法;

4)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构成和发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概念。

2、领会:

1)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特征、作用;

2)森林资源管理信息采集、更新的主要方法;

3)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构成和发展;

3、综合应用:

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优化管理。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8/12/8 9:20:06

森林资源管理学的基本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了解: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2、一般掌握: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3、熟练掌握

(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

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目的、内容、任务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述

第二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  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第四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原则

2、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目的、内容、任务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概念、内容、任务、目的;可持续林业、永续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

2、领会: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国家级水平森林可持续指标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国际进程概况;

3、综合应用:蒙特利尔进程指标体系

 

第二章  森林资源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资源的概念和内容

2、熟练掌握:

1)森林资源的内容、作用与效益;

2)我国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3)我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4)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分类

5)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意义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资源概述

   第二节  森林的种类 数量 分布

第三节  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第四节  森林旅游资源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资源

2、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3、森林旅游资源

4、自然保护区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资源的概念、内容;森林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

2、领会:

1)中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相关概念;

2)森林旅游资源的分类;

3)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和意义;

4)我国的林种结构

3、综合应用:龄级、龄组的划分以及划分标准

第三章  森林区划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各种区划的概念以及与林业区划和森林区划的关系;

2、熟练掌握:

1)林业区划的意义与作用;

2)中国林业区划系统;

3)森林区划的意义与目的;

4)我国森林区划系统分类

5)森林区划的原则、方法、依据;

6)林区风景区区划的分类原则、方法、调查与评价;

7)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建立原则、方法;

8)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依据和特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区划概述

第二节  林业区划

第三节  森林区划

第四节  林区风景区区划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区划

第六节  经营单位的组织

(三)考核知识点

1、林业区划的意义与作用、中国林业区划系统的一级划分类别;

2、森林区划的类别、原则方法;

3、林区风景区区划的意义、对象、目的、要求、原则、调查、评价;

4、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区划方法、种类

5、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依据和特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林业区划、森林区划、经营单位、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的概念;

2、领会:

1)林业区划的意义与作用、中国林业区划系统的一级划分类别;

2)森林区划的类别、原则方法;

3)林区风景区区划的意义、对象、目的、要求、原则、调查、评价;

4)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区划方法、种类

5)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依据和特点

3、综合应用:

1)林班区划的方法、依据;

2)小班区划的方法、依据。

第四章  森林调查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调查的概念;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方法和标准;

2、熟练掌握:

1)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分类;

2)森林经理调查的任务、目的、内容、方法;

3)小班调查的内容、方法;

4)多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5)二类调查提供的成果;

6)二类调查质量管理的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区划概述

第二节  林业区划

第三节  森林区划

第四节  林区风景区区划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区划

第六节  经营单位的组织

(三)考核知识点

1)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分类;

2)森林经理调查的任务、目的、内容、方法;

3)小班调查的内容、方法;

4)多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5)二类调查提供的成果;

6)二类调查质量管理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调查的内容和任务;小班调查的内容。

2、领会:

1)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分类;

2)森林经理调查的任务、目的、内容、方法;

3)小班调查的内容、方法;

4)多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5)二类调查提供的成果;

6)二类调查质量管理的方法;

3、综合应用:

国家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第五章  森林评价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

2、熟练掌握:

1)森林评价的内容;

2)林地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3)林木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4)森林环境的评价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评价概述

第二节  林地评价

第三节  林木评价

第四节  森林环境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

2)森林评价的内容;

3)林地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4)林木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5)森林环境的评价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评价的概念与意义;森林评价的内容。

2、领会:

1)林地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2)林木评价的方法和种类;

3)森林环境的评价方法;

3、综合应用:

如何对森林进行综合评价。

第六章  森林经营管理的模式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林业的内涵、特点和属性;

2、熟练掌握:

1)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其中主要是分类经营和可持续经营;

2)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其中主要是法正林和完全调整林;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林业的内涵 特点 属性

第二节  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

第三节  微观森林经营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

1)林业的内涵 特点 属性;

2)我国现代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

3)法正林的概念以及理论证明、评价;

4)完全调整林与法正林的异同;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林业的内涵 特点 属性;法正林、广义法正林、完全调整林的概念。

2、领会:

1)森林经营管理的宏观模式;

2)微观森林经营模式;

3)法正林的概念以及理论证明、评价;

4)完全调整林与法正林的异同;

5)检查法对我国经营管理方法的现实意义。

3、综合应用:

针对我国森林资源现状,说明传统经营模式的现实意义和国际现代经营模式的意义。

第七章  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竹林成熟,经济林成熟,自然成熟的确定方法;

2、熟练掌握:

1)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经济成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2)轮伐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

3)择伐周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以及影响择伐周期确定的因素;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

第三节  非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

第四节  经济成熟

第五节  经营周期

(三)考核知识点

1)竹林成熟,经济林成熟,自然成熟的确定方法;

2)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经济成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3)轮伐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

4)择伐周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以及影响择伐周期确定的因素;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竹林成熟,经济林成熟,自然成熟、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经济成熟的概念。

2、领会:

1)竹林成熟,经济林成熟,自然成熟的确定方法;

2)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经济成熟的概念和确定方法;

3)轮伐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

4)择伐周期的概念、作用和确定依据,以及影响择伐周期确定的因素;

3、综合应用:

根据当地森林特点,说明各种成熟的确定以及确定经营周期的主要依据。

第八章  森林收获调整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收获调整的感念;

2、熟练掌握:

1)同龄林、异龄林的森林收获调整的内容和方法;

2)森林采伐量调整的方法;

3)合理年伐量的确定原则、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收获调整的概念

第二节  森林采伐量调整

第三节  森林调整

第四节  林业局森林调整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收获调整的感念

2)同龄林、异龄林的森林收获调整的内容和方法;

3)森林采伐量调整的方法;

4)合理年伐量的确定原则、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调整、采伐限额、年采伐量的概念。

2、领会:

1)森林收获调整的感念

2)同龄林、异龄林的森林收获调整的内容和方法;

3)森林采伐量调整的方法;

4)合理年伐量的确定原则、方法;

5)各类森林采伐量调整方法的适用条件。

3、综合应用:

如何进行确定合理的年采伐量。

第九章  森林经营方案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经营方案的意义;规划设计的依据、深度和广度;

2、熟练掌握:

1)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2)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经营方案概述

第二节  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要点

第三节  集体林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经营方案的意义、作用;

2)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3)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四)考核要求

领会:

1)森林经营方案的意义、作用;

2)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3)集体林区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规范;

第十章  森林经营管理决策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决策的概念、决策分析过程;

2、熟练掌握: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

2)同龄林结构调整模型种类;

3)线性规划的方法与计算过程;

4)木材生产决策方法;

5)森林资源多目标规划方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木材生产决策

第三节  数学规划在林业中的应用

第四节  森林资源多目标规划

(三)考核知识点

1)决策的概念、决策分析过程;

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

3)同龄林结构调整模型种类;

4)线性规划的方法与计算过程;

5)木材生产决策方法;

6)森林资源多目标规划方法。

(四)考核要求

领会:

1)决策的概念、决策分析过程;

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层次与决策分类;

3)同龄林结构调整模型种类;

4)线性规划的方法与计算过程;

5)木材生产决策方法;

6)森林资源多目标规划方法。

第十一章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一般掌握: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概念;

2、熟练掌握:

1)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特征、作用;

2)森林资源管理信息采集、更新的主要方法;

3)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构成和发展;

(二)本章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概述

第二节     森林资源管理系统

第三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计划的信息反馈与修订

第四节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第五节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事例

(三)考核知识点

1)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概念;

2)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特征、作用;

3)森林资源管理信息采集、更新的主要方法;

4)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构成和发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概念。

2、领会:

1)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特征、作用;

2)森林资源管理信息采集、更新的主要方法;

3)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构成和发展;

3、综合应用:

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优化管理。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