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冬青育苗
大叶冬青以其枝叶繁茂,四季常绿,果实红艳,经冬不落,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对二氧化硫和烟尘有较强的抵抗作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和制作盆景的好材料。现代科学研究测定,大叶冬青叶片中含有多种物质,对治疗急性痢疾、降低血压、减脂去肥、治疗糖尿病、抗癌抗辐射都有一定的效果。 大叶冬青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省份,河南省南阳市境内的伏牛山、桐柏山有少量的自然分布。近几年,其作为保健茶和绿化用树大量开发,导致资源短缺,引发供求的矛盾,急需扩大栽培。扦插育苗在南阳存在一定技术难度,不易成活。现将几年来笔者总结的大叶冬青在南阳的种子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大叶冬青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小乔木,最高树达10米。枝叶密生,树冠整齐,树皮光滑,色泽灰青。叶互生,革质有光泽,春季新枝及嫩叶色泽紫红。花期5—6月,果实10月份左右成熟,果实红色。 大叶冬青性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不甚耐寒。喜肥沃,偏酸性土壤,较耐潮湿,萌芽力强,生长缓慢,深根性,抗风性强,多于山坡谷地野生。
二、种子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的母树,于10月份果实变红、成熟时采摘。采下后,堆于室内通风处,堆沤。注意避免堆积太厚引起堆内温度过高烧坏种子。经过3天左右的堆沤,果实果皮变褐色,软化腐烂,将适量的果实放入竹编的篮子内,用脚踩踏,使种子与果皮果肉分离,然后用清水冲漂去果柄等杂物,取纯净的种子,摊在避光阴凉通风处,晾至种子表面无水。
三、层积处理
晾干的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于室外层积处理。在室内避光通风处挖坑,坑的深度40厘米左右,大小视种子和湿沙的多少而定。先在坑底铺5厘米厚的湿沙一层,然后在湿沙上放一层5厘米厚的种子,然后再一层沙子一层种子,堆积至地面平。堆积以后洒少许水,保持沙子湿润,盖上稻草保湿,忌用塑料薄膜覆盖,因塑料薄膜易引起种子霉烂。
四、催芽处理
由于大叶冬青种子皮厚而坚硬,表面覆盖蜡质,不易透水透气。所以除了层积处理外,还要进行催芽处理。于3~4月份把种子取出,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捞出再用40。C的温水浸泡3~5天,每天换水一次,再捞出混合二倍湿沙,堆放于背风向阳处,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每天翻拌一次,直至种子露白,以备播种。
五、播种及管理
一般亩用量12千克左右。圃地选择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沙壤土。施足底肥(宜用充足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深翻30厘米,均匀撒人五氯硝基苯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细耙整平,做成宽80厘米,高20厘米的高床畦。按20厘米的行距用挖铲或直径15厘米的木棒划沟深1厘米~2厘米,按10厘米的株距于沟内点播,然后覆盖1厘米厚的细土,再覆盖碎麦秸或稻草,经常喷水,以保持苗圃地湿润。可搭遮阳率为50%的遮荫网避免太阳直射,防止土壤表面干燥、硬结,利于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当苗高5厘米左右时,可于阴天或雨天撤去遮荫网,炼苗。及时拔除杂草,浇水,施肥,做好病虫害防治。小苗管理要精细,除草尽量用人工物理方法,育苗面积大时可慎重选用一些选择性除草剂,如盖草可灭除大量禾本科杂草,再用人工拔除,可节省大量劳动力。施肥按少量少次原则,追施2~3次氮肥,秋季施一次磷钾肥促壮,使幼苗充分木质化。一般情况下,按以上办法管理当年苗高可达16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