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宏业发展     提问时间: 2009/1/10 17:17:13
问题:
 
专家好:请问铁核桃和泡核桃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方法?还有施肥技术和时间?谢谢!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10 19:37:32

泡核桃种植三字经

泡核桃,种我家,钱粮油,好财富。
一株千,十株万,百株富,不用苦。
房前后,路沟边,田地间,广种植。
一大塘,一担粪,一壮苗,一张膜,
一担水,春前后,种植好,保成活。
大泡大,细香香,早实早,个个好。
一般管,十二株,七乘八,懒庄稼。
图丰产,五乘五,施好肥,控树冠。
一尺干,一发三,三发九,伞形冠。
百斤果,十斤肥,氮磷钾,样样有。
春基肥,一尺深,夏秋肥,打洞追。
农家肥,沼气液,复合肥,交替施。
春后水,贵如油,溶入肥,增产好。
叶面肥,氮磷钾,微量肥,零点五。
覆草耕,免动锄,种豆牧,保水土,
肥土地,放鸡鹅,割喂畜,双丰收。
勤防虫,慎防病,除寄生,防鼠鼩。
保护鸟,爱豹猫,勿打蛇,自然谐。
适时采,快剥皮,早风干,好存贮。
轻打果,防伤叶,采后肥,及时补。
轻施氮,多磷钾,不用多,亩十斤。
时时管,常丰产,新农村,树新风。

  注解:1、“大泡大,细香香,早实早”指大泡核桃、细香核桃、早实核桃三个主要优良品种。
  2、“图丰产,五乘五,施好肥,控树冠。”要取得早期高产就以五米乘五米的株行距种植,但需要施足肥料、修剪控制好树冠。
  3、“百斤果,十斤肥”产一百斤干核桃果大约需要施十斤复合肥。“春基肥,一尺深,夏秋肥,打洞追。”正二月施基肥,挖坑塘或放射沟时锄口沿放射线挖,不要截线挖,可少伤根;夏秋追复合肥可用鹰嘴锄或炮杆打15—20厘米深的满天星洞进行穴施,施后踩压盖严。
  4、“覆草耕,免动锄,种豆牧,保水土,肥土地,放鸡鹅,割喂畜,双丰收。” 去除恶性杂草,种植豆科牧草,实施免耕法,既保持了水土,肥了土地,省了工时,又维持了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还可割草喂养畜禽。
  5、“爱豹猫”指野猫;“自然谐”指自然和谐、生态平衡。
转载于:

http://www.baoshandaily.com/html/2008/04/20080428091637-1.htm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9/1/10 19:39:59

昌宁泡核桃栽培技术

 前 言

       核桃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核桃产品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核桃同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称为“四大干果”, 它是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在中国栽培有 2000 年以上的历史。核桃富含脂肪及蛋白质,是高热能营养食物,又是无胆固醇的绿色保健食品,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历来被称为“木本油料”、“铁杆庄稼”,是中国开发山区林业生产的重要经济树种,也是保山市昌宁县发展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省引进和选育出了不少的优良品种,不仅促进地方核桃生产的发展,而且还推广到全国各地,促进了全国核桃生产的发展。云南省是全国核桃主产区之一,核桃产量居全国之首,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全省核桃逐步实现了良种化,产量大幅度上升,质量相对稳定,国内外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好,创汇率高。目前核桃已成为我省产区群众主要经济来源,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并且还进行核桃系列产品加工厂,除作副食制作点心外,还加工食用油,供应城镇群众,以解决食用油与粮食争地的问题。“九五”期间,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核桃作为一个重要工程项目来抓,每年省财政从预算内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生产发展资金,再加上地方的投入和群众集资,实际投入到核桃产业资金比较雄厚,目前基地建设发展很快。

       昌宁是云南核桃主要产区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核桃历来是昌宁传统的外销商品,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声誉。建国以来,我县核桃资源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上升,生产上取得了了一定的经验。加快核桃产业的现代化改造,在昌宁广大贫困山区,有计划地建立起高效核桃产业,必将为昌宁山区综合开发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昌宁泡核桃栽培技术及现状

       从国内外核桃产业发展的历史可见,只要注意选择良种,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核桃品质,生产上有一定的投资力度,昌宁核桃产业一定会蓬勃发展,成为我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昌宁泡核桃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是②:

       1、立地选择。

       以年平均温度 10 ℃ 以上,生长期 180 天以上,降水量 500mm 以上为最适栽培区。核桃喜深厚( 1m 以上)肥沃、排水良好、中性至微碱性的石灰岩土壤,地下水位在 2m 以下。

       2、种植密度。

       晚实品种开始结果晚,树体高大,不宜密植,一般采用 10 m × 10m 、 8m × 10m 、 6m × 10m 等株行距,每亩 4-10 株;早实核桃丰产园的适宜密度为 3 m × 6m 、 4m × 8m 、 6m × 10m ,每亩 10-40 株。

       3、核桃良种无性(嫁接)繁殖提前结果(5-7年)和保持良种优良品质的有效措施。

       引进适于在昌宁大范围内发展的新疆早实核桃、黄泡核桃和串核桃等优良品种。其主要栽培技术及产量指标为:①

       栽植密度4米×4米。幼树施肥N:P=1:1,每株施肥量为50克。结果树施肥每年两次。第一次为每年3月初,以施用氮肥为主,N:P=2:1;第二次为每年5月初,以施用磷肥为主,N:P=1:2。施肥量是开花结果头年为每株50克,以后每年递增,每年每株增加施肥100克。产量指标:早实品种2-3年开始结果,第6年投产,每亩产量达到200公斤;晚实品种3-5年开始结果,第6年投产,每亩产量达到80公斤。

       4、核桃室外嫁接技术。 

       接穗选用1年生枝,粗度1.5 cm以上,成熟度良好,秋季落叶后采集,并与潮湿锯末一起包装,贮藏在5 ℃以下的低温冷库中。砧木为1年生、2年生、3年生核桃本砧,粗度2.0 cm以上,长势健壮。嫁接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嫁接方法以合接与舌接为主。接穗采集后及时保湿,并在0~5 ℃贮藏到嫁接前。嫁接前3天剪砧放水,可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前15天剪砧放水,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8%~95%;嫁接前37天剪砧和随剪随接,嫁接成活率明显降低。嫁接后接穗封蜡、嫁接口应用塑料条绑缚或套填充湿土的营养钵筒或套填充湿土的纸筒再用塑料袋把接穗和接口套上等保湿措施,对提高成活率有重要作用。用上述方法嫁接的核桃苗,1年生苗木平均高度1.5 m。整齐度95%以上。

       5、山地梯田进行核桃丰产栽培要点。①

       主要栽品种香玲、元丰,行株距5 m×4 m,第3年开始结果,香玲、元丰5年生平均株产分别为3.7和2.6 kg,7年生平均株产分别为6.8和5.9 kg。元丰单果重9.5~14 g,香玲单果重9.5~15.5 g。

       6、选择壮苗建园。 

       定植前一年秋挖60 cm×60 cm×60 cm的定植穴,穴施农家肥50 kg、过磷酸钙1.0 kg。翌春选择壮苗栽植。栽植苗木均为高1 m以上,干径1 cm以上,根系完整,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2年生嫁接苗。栽植时根蘸泥浆,栽后灌水、覆膜。定植当年入冬前下部埋土堆,梢部套塑料袋。越冬后定植成活率在98%以上。

       7、加强土肥水管理。 

       每年采收后10天内每株施农家肥150 kg。花前、花后、果实硬核期各追施一次磷酸二铵,每667 m2三次共追施30~40 kg。花前和果实膨大期各叶面喷施1次0.3%尿素或0.4%磷酸二氢钾。堰边核桃采用穴贮肥水方法施肥。生长时期注意中耕除草。每年核桃萌芽前,花后5~6周和封冻前各灌水1次,6~8月,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  

       8、合理整形修剪。 

       树形为主干疏层形。定植后第1~4年主要培养各级骨干枝,并注意轻剪长放,拉枝扩冠。大量结果后主要应注意树冠郁闭和树体早衰。修剪时宜在壮枝、壮芽处短截,疏除弱枝,过密枝和病虫枝,夏季对旺枝摘心、短截,培养结果枝组,疏除树冠外围着生的二次枝。

       9、疏雄和人工授粉。

       春季萌芽前15~20天人工摘除80%~90%的雄花芽,只保留树顶端和外围着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1/11 9:09:47

核桃种植技术
 
我国核桃的种植历史悠久,据文字史料记载,其种植历史已有1600多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享誉中外的漾濞核桃,所栽培的品种有:大泡核桃、小泡核桃、娘青核桃、圆菠萝、木瓜核桃等21个品种,均为泡核桃品系。其中漾濞大泡核桃属于云南省的优良品种,以果大、壳薄、仁白、味香、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去年,漾濞大泡核桃已通过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在1979年全国核桃技术协作会上,漾濞核桃荣获全国质量评比第一全国县级人均占有量第一的殊荣。1995年,漾濞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定为中国核桃之乡,并载入《中华之最荣誉大典》。2000年,国家林业局授予漾濞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的称号。2002年,漾濞县被国家外国专家局确定为美国薄壳山核桃种植示范推广基地
   
漾濞核桃开始以自食为主,现在则发展成为漾濞惟一的出口创汇产品。全县核桃产量由1979年的130万千克,发展到2004年的521万千克,价格由1979年的0.64元/公斤,上升到2004年的15.60元/公斤。

     
腾冲核桃的历史,从许多现存的大核桃树可以看出,已经是数千年历史。但受品种限制,产量和价格一直上不去。直到2000年,政府组织参观了漾濞核桃,人们看到这将是腾冲又一条致富之路。

      
下面介绍一下核桃种植技术:

    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果树。核桃的油脂及含量一般为60-75%,蛋白质含量达15%以上,同时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又有很大的医药效用。核桃对环境条件要求不来,尤其适合荒山荒坡种植,是目前退耕还林的理想经济林木。为了早结丰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多采用矮化密植栽培,一般按23(亩栽111-56株)定植,嫁接苗第4-5年即可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300-500千克

 一、建园
  1、园地选择 核桃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但以年平均气温9-16℃以上,极端最低温度-2--25℃,有霜期150天以下,海拔在600以上,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种植为宜。核桃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但因其为深根性果树,且抗旱力较弱,应选择深厚肥沃,保水力强的壤土较为适宜。核桃为喜光果树,要求光照充足,在山地建园时应选择南向坡为佳。

  2、栽植 为了提早结果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实行矮化密植栽培,并选用嫁接苗,方可提早丰产。嫁接苗定植后2-3年即可挂果,4-5年进入丰产期,而实生苗需8-10年方能挂果,15年才能进入丰产期。目前,密植以2(亩栽111株)和3(亩栽56株)栽植较为合适。核桃为雌雄同株异花果树,且同一植株上雌花与雄花一般不同时盛开,故要求不同植株间进行授粉,因而,只有成片栽植的核桃园才能获得丰产。核桃以秋季(911月)定植最为适宜,在栽植前可先挖大穴(长、宽、深各80厘米)分层压入有机肥、磷肥、泥土,然后定植于穴上,浇足定根水,并用杂草覆盖树盘以利成活。

  二、土壤管理
  1、耕作 核桃园进行深耕压绿或压入有机肥是提早幼树结果和大树丰产的有效措施,深耕时期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春季于萌芽前进行,夏秋两季在雨后进行,并结合施肥和将杂草埋入土内。应从定植穴处逐年向外进行深耕,深度以60-80厘米为宜,但须防止损伤直径1厘米以上的粗根。核桃幼树生长较慢,行间土地可间作豆科作物或绿肥。成年果园每年4-9月用除草剂除草2-3次,于秋冬中耕一次。

  2、施肥 氮和钾是核桃的主要组成元素,而氮多于钾,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缺磷和钙的土壤中也必须补充磷和钙,同时还要增施有机肥。幼树施肥应采取薄施勤施的原则,定植当年至发芽后开始追肥,每月1次,至9月底施基肥,第2-4年,每年于3月、6月、8月、10月共施4次肥即可。成年树(指嫁接苗定植第4-5年后)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次即可。基肥于秋季采果后结合土壤深耕压绿时施用(9-10月),亩施有机肥(*鸡粪水)5000千克,磷肥5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尿素15千克。追肥共施2次,第一次追肥于发芽前施用,亩施*粪水1500千克,尿素20千克。第二次追肥于硬核期(6-7月)施用,以利于增加果重和促进花芽分化,可亩施*粪水2500千克,尿素30千克,硫酸钾2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

  3、灌水 核桃喜湿润,耐涝,抗旱力弱,灌水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在生长期间若土壤干旱缺水,则从果率低,果皮厚,种仁发育不饱满;施肥后如不灌水,也不能充分发挥肥效。因此,在开花、果实迅速增大、施肥后以及冬旱等各个时期,都应适时灌水。

三、整形修剪
  1、修剪时期 休眼期间,核桃有伤流现象,故不宜进行修剪;其修剪时期以秋季最适宜,有利于伤口在当年内早愈合。幼树无果,可提前从8月下旬开始,成年树在采果后的10月前后,叶片尚未变黄之前进行为宜。

  2、幼树整形 核桃树干性强,芽的顶端优势特别明显,顶芽发育比侧芽充实肥大,树冠层性明显,结合此特性,以采用主干疏层形为宜,且整形极易。其整形方法为:干高50-80厘米(若当年幼苗不够高,可待苗木生长一年后再整形),定植当年不作任何修剪,只将主干扶址,并保护好顶芽(若顶芽损坏,可选一壮芽代替),待春季发芽后,顶芽将向上直立生长,将其作为中心干,顶芽下部的5-6月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的5-6个芽将萌发侧枝(其余芽不能萌发),5-6月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的3-4个侧枝为第一层主枝,将其作新梢全部抹去。第二年按同样的方法培育第二层主枝,第二层保留2-3个主枝(与第一层相距60-80厘米),第三年选第三层主枝,保留1-2个主枝,与第二层相距50-70厘米。1-4年主枝不用修剪,可自然分生侧枝,扩大树冠。一般3-4年成形,成形时树高3-5左右。

  3、结果树修剪 核桃进入结果盛期,树冠仍在继续扩大,结果部位不断增加,容易出现生长与结果之间的矛盾,保证核桃达到高产稳产是这一时期修剪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修剪上应经常注意培养良好的枝组,利用好辅养枝和徒长枝,及时处理背后枝与下垂枝。从结果初期开始,就应有计划地培养强健的结果枝组,不断增加结果部位。防止树冠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移。进入盛果期后,更应加强枝组的培养和复壮。培养枝组可采用"先放后缩""去背后枝,留斜生枝与背上枝"的修剪方法。徒长枝在结果初期一般不留,以免扰乱树形,在盛果期可改造为枝组。背上枝要及时控制,以免影响骨干枝和结果母枝。下垂枝多不充实,结果能力差,徒耗养分,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四、疏除雄花序
  在雄花和雌花发育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树体内贮藏的营养和水分,尤其是在雄花序快速生长和雌花大量开放时,树体内的水分多少往往成为雌花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疏除过多的雄花可减少树体内养分和水分的消耗,使更多的营养和水分供给雌花发育和开花坐果,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并有利于新梢生长和增强树势。疏除雄花的时期以早为宜,越早增产越明显。以雄花芽休眼期到膨大期疏雄花效果最好,待雄花序明显伸长以后再行疏雄效果较差。关于疏雄数量,应根据雄花芽数量多少和混合芽与雌花芽的比例决定。以疏除雄花后,雄花与雌花的比例为30-60:1较为适宜。对于混合芽较多,雄花芽较少或很少的植侏,则应少疏或不疏雄花。疏雄花的方法可结合修剪用带钩木杆,将枝条拉下用手掰除。

五、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1、核桃白粉病 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甚至苗木死亡,7-8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造成黄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幼芽萌发而不能展叶,在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现圆片状白粉层,后期在白粉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

  防治方法:连续清除病叶,病烧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⑵7月份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喷施。

  2、核桃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较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发病,7-8月为盛期。

  防治方法:⑴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掉。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3、核桃黑斑病 该病是一种病原细菌引起,别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4-8月发病。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褐色油浸状微隆起小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下陷,变黑,外缘有小浸状晕圈。

  防治方法:选育和栽培抗病品种。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增强病力,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等病源物。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5-6月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温性粉剂500-800,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一次。

(二)主要虫害
  1、核桃举胶蛾 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和种仁,受害果变黑皱缩,引起早期落果,群众称为"核桃黑"。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厘米深土中或杂草、石块、枯叶中结茧越冬,6-7月化蛹,产卵于两果相结处或萼洼梗洼叶柄上,初孵幼早在果面爬行1-3时后蛀入果实危害,8月为脱果盛期

  防治方法:宜采用树上防治与树下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冬春细致耕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蛹。8月上中旬打除树上被害虫果并集中处理。成虫羽化出土前可用50%辛硫磷乳剂200-300倍液树下喷洒,然后浅锄或盖上一层薄土。成虫产卵期每10-15天向树上喷洒速灭杀丁2000倍液一次。

  2、核桃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是只危害核桃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在枝干的皮层内缧旋状取食,被害处枝肿大,表皮变为黑褐色,直接破坏输导组织,导致大枝脱水干枯,严重时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的抗虫力,采后至落叶前结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条,集中烧掉。成早发生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800倍,2.5%溴氰菊酯乳剂4000倍液。幼虫危害盛期,发现受害处出现虫疤,可涂抹40%氧化乐果10倍液。

  3、刺蛾(谷称洋辣子、刺八角):常见的有黄刺蛾、福刺蛾、绿刺蛾和扁刺蛾。以初齿幼虫取食叶面下表皮和叶肉,仅留表皮呈网状透明斑,我国南方每年发生1-2代,6月初出现成虫于叶背产卵,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化成幼虫开始危害叶片。8月下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秋季结合修剪铲出虫茧并深埋,成虫出现期(6月上中旬)每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摘除群集危害的虫叶并立即埋掉或将幼虫踩死。幼虫危害严重时,在幼虫发生期喷洒25%亚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9/1/11 21:14:08

您好,提供丰产泡核桃的栽培技术供您参考:

 一、选好园地 
      丰产泡核桃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平均气温12~15℃,年平均降水量800~1 200mm,海拔1 200~2 500m;②具有相对集中连片的土地,交通比较方便;③合适的地形地势,背风向阳的山丘缓坡地、平地及排水良好的沟平地,坡位应选择在山体中部和山脚;④土壤以保水、透气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以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深度在lm以上为佳,ph值5.5~7.0;⑤排灌方便,既要有灌溉水源,又要能排除涝情。地点选好后,栽前应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和整理。平地和缓坡地,栽植区应整平、熟化; 

      山地应修好梯田,对于地形复杂、暂时无法修梯田的地方,可先挖好鱼鳞坑,然后逐步扩大树盘,最后修成复式台地。 

      二、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第三节的介绍,因地制宜选择相适宜的优良品种。同时要进行授粉树的配置:选用2~3个能互相提供授粉机会的主栽品种,以保证良好的授粉条件。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1。优良品种和授粉树的配置见表8-2。  

表8-2常见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组合表(暂缺) 

      三、实行嫁接繁殖 
      嫁接是实现良种化和早期丰产的关键措施。新建泡核桃丰产园,一定要选用优良品种母树的合格接穗进行繁殖,或培育健壮的嫁接苗移栽。嫁接方法因树制宜,苗圃嫁接一般采用劈接和切接,野外铁核桃改良可用劈接、切接、插皮接或方块芽接、嵌芽接。
 
      四、采用“七个一”栽植模式 
      “七个一”栽植泡核桃嫁接苗模式,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在近20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多年实践证明,凡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按“七个一”模式种植的泡核桃嫁接苗,定植后不仅成活率高(一般都在95%以上),而且,保存率高、长势好、进入结果期早。“七个一”即选择一块好地,挖一个大塘,选用一株合格嫁接苗,施一担农家肥,浇一担定根水,盖一块地膜,安放一个防护笼。 

      (1)苗木的选择  嫁接苗应选择那些粗壮而直、上下匀称、无冻害风干、充分木质化、色泽正常、根系发达、主根较短、嫁接口处愈合良好、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有较多侧根和须根的健壮苗,苗木标准要达到1级和2级。实生苗要选择那些粗壮而直,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健壮苗。 

      (2)栽植泡核桃时间  以冬末为好,一般在立春以前。在十分缺水的地方,要在雨季采用容器苗移栽的方法,也可在保存好根系、适当剪除部分叶片、造林地湿润、运输距离不长的条件下移栽裸根苗。 

      (3)栽植方式和距离  苗木的栽植方式一般要根据山势及地形而定,凡山势平缓,坡度不大的,可以按长方形栽植,如果坡度大、台面窄,则以三角形为宜。栽植距离的大小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核桃园管理水平综合考虑。在坡度平缓,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株行距8m×9m或7m ×9.5m,每亩约10株;在坡度较大,土层浅薄贫瘠的地方,株行距7m ×8m或6m×9m,每亩约12~13株;缓坡地有间作的,株距6~8m,行距依地宽而定,一般要保留较宽的面积供间作用。
 
      (4)栽植技术  可概括为“摆正,方向,直立,埋土,轻提,踩实,做盘,浇水,盖膜”十八字诀。摆正:栽植时将苗木放于准备好的塘中央,前后左右对正。方向:将苗木定植在苗木移栽前的方向上。直立:将苗扶直,让根系向四周展开。埋土:覆以拌和过肥料的营养土。轻提:待根系全部埋完后,将苗木轻轻提动一下,然后再逐渐填土,栽植深度以土壤下沉后,与苗木在原苗圃埋土深度一致为宜。踩实:填土过程中,边填边踩,填一层土踩一遍,直至土填到高于地表5~10cm(或土壤下沉后与原地表持平)时止。做盘:在塘周围筑一环形的土埂。浇水:浇足定根水,每株50~80kg。盖膜:每株覆盖1块1m × 1m的农用地膜,膜中心剪成直径6cm左右的小孔,苗于由其中穿过,落地后小孔用细土盖上,膜四周需埋入地面表土以下。
 
      (5)栽后管理  当定植塘内出现干旱时,需及时灌水;在人畜危害严重的地方,需设立保护笼保护幼苗;根据生长情况,定植后在生长季节施1~2次追肥;及时薅除杂草;间种低秆作物;及时防治病虫害;抹(切)除嫁接口以下发出的砧芽;在高1m左右的地方定干;有霜冻的地方要注意防寒。 

      五、实行规范化管理 

      (一)土壤管理 
      包括合理间作、耕翻土壤、树盘覆盖和除草。幼树期以间作矮秆作物为主,盛果期可间作高秆作物。每年翻耕2次土壤,第一次在春季,第二次在秋季;耕翻时树冠以外宜深,树盘附近宜浅,以防止伤根。在无耕作条件的地方,用杂草、树叶或秸秆全面长期覆盖泡核桃树的树盘位置,每年秋季将覆盖物埋人树盘下土壤中,而后换上新的覆盖物。根据试验资料,幼树树盘盖草的其地径增长、树盘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33.4%和44.8%。对于过分黏重的死板土以及石块砂子过多,土壤太少的地方,要以树干为中心,沿树冠垂直投影外挖环形沟,填人质地疏松的土壤,并埋入杂草、秸秆、有机肥,然后逐年向外展开。每年除草1~2次,5~6月1次,8~9月1次,尽量用人工方法或生物防治的方法除草,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发现紫茎泽兰蔓延核桃园时要连根铲除。 

      (二)合理施肥 
      要因地制宜,适时、适量、科学地施肥,做到既发挥肥料效果,又节省用肥。 
      1.施肥量 
      幼树的施肥量可参照如下标准:以中等土壤肥力水平,并按树冠垂直投影面积每平方米计算,在结果前的1~5年,年施肥量(有效成分)为氮肥45g,磷、钾肥各10g。进入初果期以后的前5年内,年施氮肥45g,磷肥20g,钾肥20g,并增施农家肥。成年树的施肥量可根据具体情况,并参照幼年树的施肥量来决定,注意增加磷、钾肥和农家肥的用量,参照表8-3进行。 

表8-3一株核桃同时施入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的数量(暂缺) 

      2.施肥时期 
      施底肥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以秋季为好。施追肥主要在核桃生长期中进行。追肥一般每年进行2~3次,分别在4月、6月和7月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以氮肥为主,第三次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3.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有全园撒施、放射状施、穴状施、条状施等方法,各地要因地制宜,选用效果好的方法。 

      (1)全园撒施  在常耕地上种植的核桃一般采用这个方法。间种作物收割后,在翻耕土地前撒一层农家肥,或再加适量磷肥和复合肥,然后翻耕土地将肥料埋于耕作土下。 

      (2)放射状施肥  以树冠为中心,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射线状开挖4~8条施肥沟,沟宽20~40cm,深30cm左右(基肥稍深,追肥较浅),沟长与树冠半径相近,沟深由冠内向冠外逐渐加深。施肥沟挖好后,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拌匀填入沟内,然后覆土。每年施肥沟的位置要变更,并且随着树冠的不断扩大逐步外移。该方法主要用于生长势强、树龄较大的树。 

      (3)环状施肥  以树干为中心,沿树冠外缘挖一环状的沟深30cm,宽20~40cm,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填入沟内,然后覆土。基肥埋深些,追肥埋浅些。施肥沟可挖半环,也可挖全环,挖半环的需轮流开挖,一年一个方位。该种方法较适于4年生以下幼树。 

      (4)穴状施肥  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开挖若干个(数量和大小根据树冠大小而定)小穴,将肥料埋入。该种方法一般用于追肥。 

      (5)条状施肥  在核桃树行间或株间,切树冠边缘相对的两侧,分别挖平行的施肥沟,将肥料放人,沟的宽和深与其他方法相同,长度根据树冠大小定。挖沟的位置一年一换。 

      (6)圆盘状施肥  以树干为中心,将树盘做成能盛水的里浅外深的圆盘状,挖时要注意保护根系,由里向外逐渐加深。此法常用于幼树淋施粪水,以便吸收,也可用于盖施腐熟有机肥、土杂肥等,深施与浅施相结合。
 
      (7)叶面喷肥  通常用作叶面施肥的肥料种类和浓度是:尿素0.3%~0.5%,过磷酸钙0.5%~1%,硫酸钾0.2%~0.3%(或草木灰浸出液1%),磷酸二氢钾0.3%~0.5%,硼酸0.1%~0.2%,钼酸铵0.5%~1%,硫酸铜0.3%~0.5%。喷肥时间可根据需要分别在开花期、新梢快速生长期、花芽分化期及采收后进行,宜在晴天的上午10:00前和下午15:00后喷施,阴雨或大风天气不宜喷施。 

      (三)适时灌溉 
      对新栽树,要勤观察,出现旱情及时灌水,经常保持根周围土壤湿润。如遇头年降雨偏少,冬春季又出现干旱,则需对泡核桃园进行灌溉,时间是3~4月发芽、展叶、开花期,以及5~6月果实膨大期。
 
      (四)整形与修剪 
      依据品种特性,经过整形与修剪,使形成不同的树形。干性强、顶端优势明显、树势直立的品种,一般采用具有主干的疏散分层形;干性弱、顶端优势不明显、分枝多、树势较开张的类型,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 

      (五)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1.主要害虫防治 
      (1)核桃扁叶甲淡足亚种gastrolina depressa pallipes chen  俗称核桃金花虫。鞘翅目叶甲科。危害核桃叶片,在云南省泡核桃主产区都有发生,严重区域受害株率达100%,造成果实大量减产,而且还会引起天牛等次期性害虫侵入,致使一些大树枯死。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木翘皮裂缝或脱落的树皮下越冬。
 
      防治方法:清理越冬场所,将剥下的翘皮、脱落的粗树皮连同越冬成虫一道集中起来烧毁;释放瓢虫,从密度大但灾情已减缓的地区引一些六斑异瓢虫、奇变瓢虫到重灾区释放,可有效抑制害虫;用5%的741ddvp插管烟雾剂熏烟,每亩用药量1~1.5kg;喷洒40%乐果乳剂600~800倍液,或喷洒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 

      (2)核桃豹蠹蛾 zeuzera sp. 鳞翅目木蠹蛾科豹蠹蛾属。广泛分布各核桃产区。该虫蛀食枝干的皮层和木质部,轻者使树势衰弱,重则致树死亡。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该虫受多种天敌抑制,主要有土蜂、波氏跳蛛、赫定管巢蛛、角马蜂、中华小黑蚁等和多种鸟类。 

      防治方法:严格苗木检查,防止越冬幼虫随苗木远距离传播;在最末1个排粪孔插入毒签(签上含敌敌畏等),泥封口熏蒸;开春剪除有越冬幼虫的枝,连续2年;保护和利用天敌。 

      (3)核桃缀叶螟locastra muscosalis walker  又名木檫黏虫、缀叶丛螟。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各核桃产区,以幼虫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1年发生l代,以老熟幼虫在根的附近及距树干1m范围内的土中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幼虫群居危害时,摘除虫包,集中烧毁;虫茧在树根旁边及松软的土里比较集中,可在虫茧越冬期间控制虫茧;在7月中下旬幼虫危害初期,喷洒40%乐果乳油2 000倍液,或2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4)大蓑蛾cryptothelea variegate snellen  又名大袋蛾、布袋蛾、背包虫等。鳞翅目蓑蛾科。分布于各核桃产区,杂食性,烈食性。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里挂枝梢上越冬,翌年春季幼虫不再活动取食。 
      防治方法:冬季或早春摘除袋囊,集中杀灭;利用瓢虫、蚂蚁、蜘蛛、寄蝇和寄生蜂抑制幼虫,幼虫3龄前喷大蓑蛾多角体病毒,或用青虫菌1 000倍液喷雾防治;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 

      (5)白囊蓑蛾chalioides kondonis matsumura   鳞翅目蓑蛾科。该虫分布于各核桃产区幼虫危害核桃叶片。1年发生1代,多以低龄幼虫越冬。 

      防治方法参照大蓑蛾。 
      (6)刺蛾类  又名青叮子、洋辣子。均属鳞翅目刺蛾科。在各核桃产区均有分布,幼虫食叶片,严重时将全树叶片吃光,影响树势和产量。刺蛾的种类有黄刺蛾、绿刺蛾、褐刺蛾、扁刺蛾等。1年发生1—3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条分权处、小枝上结茧越冬(黄刺蛾)或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冬(绿刺蛾、褐刺蛾),危害盛期均为7~8月份。 

      防治方法:9~10月或冬季,结合修剪、挖树盘等清除越冬虫茧;利用成虫趋光性诱杀;当初孵幼虫群聚未散开时及时摘除虫叶,集中消灭;严重时,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剂5 000倍液杀幼虫;保护利用小茧蜂、上海青蜂等刺蛾天敌。 

      2.主要病害防治 
      (1)核桃枝枯病  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干,造成枝干枯干,从而影响树势和产量。1~2年生枝梢或侧枝受害后,从顶端向主干逐渐干枯,叶片黄化脱落。枯枝上产生密集小黑点,湿度大时,流出黏液,并形成黑色瘤状突起。病菌在病枝上越冬,通过伤口侵入,只危害弱树。 

      防治方法:清除病枝,集中烧毁;加强树体管理,注意防冻、防旱和防虫。 

      (2)苗木菌核性根腐病  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1年生幼苗,使其主根和侧根皮层腐烂,地上部分枯死,甚至全树死亡。高温高湿时,苗木根颈基部和周围的土壤及落叶表面有白色绢丝状菌丝体产生,随后长出小菌核,初为白色,后转为茶褐色。病菌在病株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多从幼苗茎部侵入,遇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一般5月下旬开始发病,6~8月为发病盛期,在土壤黏重,或前作为蔬菜、粮食以及连作的地块上育苗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避免病圃连作,选排水好、地下水位低的地方为圃地,在多雨区采用高床育苗;晾根或客沙换土;播前种子消毒及土壤处理,一般用福尔马林液(40%甲醛1份加水80份),或用0.5%~1%硫酸铜溶液浸种;苗木出圃时严格检查,发现病苗应予淘汰;栽植时注意将嫁接口露出土面,以防病菌从嫁接口处侵入。 

      (3)核桃桑寄生和槲寄生该病是由桑寄生科桑寄生属植物和卵叶槲寄生引起,在老产区且管理较差的地方发病较重。被寄生处的枝条稍肿大,或产生瘤状物,被危害的地方会造成早落叶,开花少,易落果。 

      防治方法:在寄生生长部位下方约30cm处砍除寄生的枝桠;采用硫酸铜、2,4-d等药剂防治,有一定效果。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9/1/12 20:25:29

http://www.sd-taishan.gov.cn/sites/weifang/qingzhou/articles/E00000/1/574710.aspx

核桃施肥管理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