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9/8/22 22:39:39
1 农林措施 在发生油桐尺蛾、茶尺蛾危害的茶园、柑桔园等 , 常采取挖蛹、刮除卵块、捕打及诱杀成虫、深翻园土等农业方法来控制 。人工摘除卵块是害虫防治最直接和最原始的方法 , 虽然效果直观 , 但是对于大面积的桉树林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并且桉树的树体高大 , 人工很难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秋冬季节结合施肥 , 深翻茶园、柑桔园土 20cm以上 , 收集被害树下的落叶、杂草 , 进行积肥或烧毁也是害虫综合防治方面重要的一环 , 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杀灭很少一部分害虫 , 只能作为害虫防治的一种辅助方法 。 2 化学防治 在发生油桐尺蛾、茶尺蛾危害的茶园、柑桔园等 , 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措施时重点抓住第 1、2 代1-2龄幼虫进行喷药。实验表明敌百虫、敌杀死、敌敌畏、杀螟硫磷等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良好菊酯类化学农药防治 3龄以后的幼虫效果明显 。灭幼脲 Ⅲ号属昆虫生长调节剂 ,其作用机制特殊 ,主要抑制几丁质合成酶和酸性、碱性磷酸酶的活力 ,参与中间代谢 , 对昆虫生长发育和变态起着重要作用。广西开展了应用灭幼脲 Ⅲ号防治桉树林油桐尺蛾的试验 , 灭幼脲 Ⅲ号对 4龄以下幼虫效果尤其明显 ,二周内减退率可达 90%以上 。但试验采用东方红 -18型机作低容量喷雾 3-6m高的桉树 ,此喷药技术不适合在生长较高的桉树林中应用。 3 生物防治 在生物防治技术方面 , 利用病原微生物进行防治实验的报道较多。常研究的有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sNPV、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EoNPV、杀螟杆菌、青虫菌、苏云金杆菌 40-1菌剂、Bt 等 ,但大部分仅停留在实验阶段 , 进行大田、林间应用的比较少。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sNPV是一种高致病力的病毒株 , 经过多年多点试验 , 结果表明: 油桐尺蛾病毒杀虫剂不仅具有杀虫效果稳定、使用方便、持效期长、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害外 , 对次代害虫具有较强的持续控制作用 。经过多年观察 , 应用BsNPV试验地区的油桐尺蛾已基本得到控制。贵州铜仁地区已连续 12a 使油桐尺蛾得到大面积控制; 上海祟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已连续8a 控制了油桐尺蛾对油桐、水杉林等的危害 。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EoNPV是茶尺蛾幼虫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对茶尺蛾幼虫具有较强的侵染力和毒力 ,对茶尺蛾田间种群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