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中国林业网
本站搜索:
全部问题 综合问题 政策问题 技术问题 市场问题 讨论区 林业专家 热门 精华 未回复问题 我要提问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何蔚蔚     提问时间: 2006/12/21 16:44:32
邮箱:
问题:
 
各位专家我想了解一下紫花苜蓿种植要注重那几点,什么时间可以收获。种植有发展吗?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12/21 17:08:11

紫花苜蓿种植

苜蓿属植物全世界共有60多种,分布很广,均为野生草本植物。其中具有栽培价值的在多年生草本中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镰荚苜蓿M.fatcata L.)等,在一二年混生草本中有金花菜、褐斑苜蓿(M.arabica L.),天蓝(M.1upulina L.)和小苜蓿(M.minima lamk)等。
    紫花苜蓿的学名为Medicago Sativa L-,别名为苜蓿、紫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牧草,公元前700年已在波斯(今伊朗)生长,现世界五大洲均有种植,全世界播种面积达4.95亿亩,其中以美国最多,达1.62亿亩,占栽培草地面积的44%。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大苑马、葡萄和苜蓿等。紫花苜蓿首先在长安种植,作为马的饲草。此后,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广种紫花苜蓿、并形成如关中苜蓿、晋南苜蓿、新江大叶苜蓿、陇东苜蓿、肇东苜蓿、淮阴苜蓿等地方品种。新牧3号杂花苜蓿和中兰1号苜蓿1998年被全国牧草鉴定委员会认定为育成新品种,我国目前大约有2000万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由于紫花苜蓿特殊的营养价值和相对便宜的价格,其加工产’品在国际上有庞大的销售市场。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紫花苜蓿加工产品的进口国,1990年进口量为175万吨,以后逐年递增,至1995年已增加到240万吨,韩国和台湾地区,每年也有100万吨左右的进口量。尽管苜蓿产品在我国尚未形成规模商品市场,但随着我国畜产品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畜牧业对优质牧草的需求量将日益增大。据农业部和中国草业协会预测,今后3~5年内,我国对苜蓿加工产品的需求量将达到每年50万吨。目前,广东、上海、浙江、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紫花苜蓿产品的市场需求已相当旺盛。由于南方苜蓿生产尚处于空白状态,货源大多由北方提供,普遍供不应求。按我国的每年50万吨的需求量。紫花苜蓿种植量必须达到60万。70万亩才能相配套。苜蓿产品的生产国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每吨价格在200美元左右,远远高于我国的生产成本。而世界上主要进口国为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均距我国较近,运输费用较低。我国河北的沧州和山东的无棣已成为紫花苜蓿干草和干草粉的生产地,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紫花苜蓿种植,其前景十分广阔。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之称,搞好紫花苜蓿种植,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优点:
    第一,产量高。紫花苜蓿是多年生的豆科牧草,生长期短的在4-5年,长的可在10年以上。紫花苜蓿的适应性很广,它的产草量也很高,一般种植在低产田的,产鲜草可达到2000~3000公斤;种植在高产田块,可以达到4000。5000公斤。
    第二,品质好。品质好的重要的一个标志是蛋白质含量高,优质的紫花苜蓿粗蛋白质的含量可以达到20%~22%,一等草的质量一般含蛋白在18%~20%之间,二等的在16%。18%之间,三等的在16%以下。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如果跟饲料之王玉米相比,玉米含蛋白质8%~9%,紫花苜蓿蛋白质的含量超过玉米l倍到1倍半。
    第三,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能量饲料。它跟玉米相比虽然不如玉米热量那么高,但从蛋白和能量的综合平衡来说,1公斤的紫花苜蓿至少能顶上1公斤的玉米。
    第四,紫花苜蓿还含有一些对家畜非常有利的物质,现在科学家叫它"未知的促生长的因子"。紫花苜蓿喂母猪的话,不但节省粮食,还能够使猪产仔多,成活率高;养公猪饲喂鲜紫花苜蓿,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喂产蛋鸡的话,它不仅使蛋黄的颜色加深,而且能够增加产蛋量。当然,这一点科学家还在继续研究。
    第五,生态效益高。种植紫花苜蓿有很好的改土肥田效果。它通过根瘤菌可以进行生物固氮,它的固氮能力据测定,每亩地每年的固氮量相当于增施15~45公斤尿素。所以苜蓿一般种在比较瘦的土地上,种植几年以后,地就越种越肥了。因为它是多年生的,根系发达,所以还有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就主张种植牧草j其中紫花苜蓿就是重要的牧草之一。   
    第六,紫花苜蓿可以进行深加工,从中提取叶蛋白,其蛋白质含量可以达到50%以上,可以作为食品的添加剂,添加到人类食品里边。
    (一)  植物学特征
    紫花苜蓿乃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寿命可达二三十年。一般第二至第四年生长最盛,第五年以后生产力即逐渐下降。’    .
    紫花苜蓿根系发达,主根粗大,入土深度可达10米以上。根部上端略膨大处为根颈,是分枝及越冬芽着生地方,位于表土下3~8厘米土层内,随栽培年限而向下延伸,紫花苜蓿具较强的耐寒耐牧能力与此有关。茎直立,光滑,高100~150厘米或更高。根颈上一般有25~40个分枝,多的可达100个以上。三出羽状覆叶,小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有锯齿,托叶长而尖。叶量多,全株叶片约占鲜草重量的45%~55%。总状花序,由二三十朵小花组成,花紫色或深紫色。异花授粉植物,虫媒为主,也有借机械力量的碰撞,促使龙骨瓣开放的,温度达30度左右时,龙骨瓣也能自行开放,荚果螺旋形,2~4回,不开裂,每荚有种子2~8粒。种子肾形,黄色,千粒重1.5~2克。
    (二)  生物学特性
    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侯,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上下。夜间高温对紫花苜蓿生长不利,可使根部的贮存物减少,削弱再生力。根在15℃时生长最好,在灌溉条件下,则可耐受较高的温度。紫花苜蓿耐寒性很强。5~6度即可发芽并能耐受一5~6℃的寒冷,成长植株能耐一20~一3度的低温,在雪的覆盖下可耐一44度的严寒。
    对水分的要求:紫花苜蓿是需水较多的植物,每形成l克干物质需水约800克,但因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很强,在年降水量300~800毫米地方均能生长。在温暖干燥而有灌溉条件地方生长极好。年雨量超过1000毫米地方不适于紫花苜蓿的栽培。夏季多雨,天气湿热,对紫花苜蓿的生长最为不利。
    对土壤的要求:紫花苜蓿对土壤选择不严,除重粘土、低湿地、强酸强碱外,从粗沙土到轻粘土皆能生长,而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于钙质土壤生长最好。略能耐碱,不耐酸,以土壤pH6-8为宜,成长植株可耐受的土壤含盐量为O.3%。地下水位不宜过高,生长期间最忌积水,连续淹水24。48小时即大量死亡。土壤水分的多少可影响紫花苜蓿饲用品质,水分增多可使紫花苜蓿的酸溶性粗纤维和木质素降低,茎叶干物质消化率提高,而对粗蛋白质含量则无影响。
    生育情况:北方在墒情较好情况下春播后3~4天出苗,幼苗期间生长缓慢,根生长较快,播后30。40天茎长低于10厘米,根长20一50厘米,播后80天茎高50~70厘米,根长1米以上,植株开始现蕾开花。秋播迟者不能越冬。南京9月下旬播种者当年地上部分生长很慢,入冬前,分枝可达5个左右,次年4月生长最盛并现蕾开花,6月种子成熟。3月下旬春播的,5月下旬6月上旬开花,夏季高温期间,生长不佳,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越夏率较低。   
    (三)  栽培技术
    1. 轮作   
    一年生谷类作物、中耕作物或根菜类作物后均适于播种紫花.苜蓿。一般轮种紫花苜蓿的年限为2~4年,栽培年限过长不仅产量低,而且根系庞大,翻耕困难。种紫花苜蓿后土地肥美,富氮质,种植麦类、棉花、水稻,无不相宜。关中各地经验,紫花苜蓿地耕翻后种小麦,即使不上粪,都可连续三年获得丰收,蛋白质含量也显著增加。    ’
    2. 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苗较弱,早期生长缓慢,整地务宜精细,要做到深耕细耙,上松下实,以利出苗。有灌溉条件地方,播前应先灌水以促证出苗整齐。无灌溉条件地区,整地后应行镇压以利保墒。种植紫花苜蓿或其他牧草,对选地整地工作必须注意。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出苗不匀或不齐,对以后的生产影响极大。
    3. 播种   
    (1) 种子处理: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力可保持3-4年。新鲜种子含有10%~30%或更高的硬实,将种子与砂混合揉搓或将种子用磨米机碾磨一次,可使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播前晒种2~3天或短期高温处理(50~60%15分钟至1小时),亦可提高发芽率。紫花苜蓿根瘤菌专性很强,结瘤多少对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种植紫花苜蓿新区,常因根瘤不发达,生长缓慢,产量和品质降低,风沙干旱区尤为明显。接种根瘤菌可增产15%~20%,新区可增产20%~40%。可用特制的根瘤制剂拌种,也可从紫花苜蓿地,取带有紫花苜蓿根瘤菌的菌土拌种,拌种后要避免日晒,尽快播种。   
    (2) 播种期:北方各省宜春播或夏播。西北、东北、内蒙古4~7月播种,最迟不晚于8月上旬。华北3~9月播种,而以8月为佳。北方春播应尽量提早,有的地方可行早春顶凌播种或冬播(或称寄籽播种),争取尽早出苗,以免受春旱和烈日及杂草的危害。春播紫花苜蓿根部发育健全,有利于安全越冬。当年还可收割1~2次。播种过迟,由于气温逐渐降低,生长减慢,根部发育不良,往往不能越冬。   
    长江流域3~lO月均可播种,而以9~10月播种为宜。9月播种最好,出苗快而整齐,成活率高,越冬前分枝已达3个以上,可安全越冬。春播可在3月上中旬。
    在华南、华中、中南和西南各地区要选用耐热、耐湿品种,如淮阴紫花苜蓿、沙湾紫花苜蓿和特氏紫花苜蓿等;在西北、华北、东北各地区,要选用耐旱抗寒品种,如新疆大叶、公农一号、肇东苜蓿、车农一号、猎人河、苏联一号、武功苜蓿等。
    (3) 播种量:纯净而发芽率高的种子每亩需种子O.8~1.2公斤。播种量的多少对第一年产草量有显著的影响,因在第1~2年内植株尚未充分发育,加大播种量,可以互相荫蔽,减少蒸发,增加湿润环境,增加高度和嫩枝数,因而产量既高,质量也好。植株充分发育以后,播种量的多少即失其增产作用。适当密植,当年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4) 播种方法:紫花苜蓿生长快,分枝多,枝叶盛,产量高,刈割次数多,以单种为宜。单种时条播、撒播、点播均可而以条播为佳。行距为20~30厘米较好,密行条播能很快的覆被地表,抑制杂草,同时可提高产量。东北贫瘠地区行距以30~40厘米为宜,肥沃地则宜50~70厘米的宽行播种。在肥沃地宽行稀植的植株生长健壮,分枝增多,秆粗叶密,茎下枯枝落叶少,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播种深度,湿润土壤为1.5~2厘米,干旱时播深2~3厘米,播后应行镇压以利出菌。利用冬麦、油菜、春麦、糜谷、荞麦等作伴种作物栽种紫花苜蓿,可减少旱风危害,保持土壤湿润,有利出苗并防止幼苗受杂草和不良气候的影响,还可使当年收到一季作物。伴种作物过密,荫蔽过盛,争肥争水,也不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
    紫花苜蓿可与多种禾本科牧草进行混种,以改进草层结构,抑制杂草,提高产量。但由于彼此竞争,往往前数年禾草受紫花苜蓿的挤压,而后期紫花苜蓿又受禾苗的排斥。目前世界各地多用无芒草与紫花苜蓿组成混合草地,但也发生上述不协调的情况。杂草严重的地播种时,可用除草剂处理,以杀死稗草、狗尾草、灰菜、苋菜等杂草。
4. 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苗期生长缓慢,须锄草2~3次以免受杂草的危害。越冬前应结合锄草进行培土以利越冬。早春返青及每次刈割以后,亦应进行中耕松土,清除杂草,促进再生。控制和消灭杂草是田间管理的关键工作。   
    (2) 施肥: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很强,可摄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养分。但由于产量高,自土中吸收的养分远较一般作物和牧草为高。土壤瘠薄,影响甚大。播前应施足基肥。有机肥用量为每亩1000-200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翻地前施人。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返青前或刈割以后必须追肥。施肥不仅影响产草量,且可改善牧草的品质。
    (3) 灌溉排水:有条件地区灌溉可显著增加紫花苜蓿的收割次数,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和饲草品质,提高越夏率。干旱或寒冷地区,冬灌能提高地温有利于紫花苜蓿的越冬。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排水可使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温度提高,减少冻害。
    (4) 病虫害的防治:紫花苜蓿常见的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椿象、潜叶蝇等。蚜虫集中于苜蓿幼嫩部分吸取其营养,使受害植株嫩茎幼叶卷缩。受浮尘子、盲椿象危害植株叶片卷缩,花叶蕾凋萎干枯结实率降低。潜叶蝇在叶表皮下潜行蛀食,使叶枯黄,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减产,上列虫害均可用乐果、敌百虫等防治。
    紫花苜蓿病害很多,常见的有下列数种。菌核病(Sclerotinia trifolium):乃危害紫花苜蓿最大的一种病害,红三叶、紫云英亦可感染,早春雨后潮湿最易发生,天热减退。主要侵染根颈及根系,使之变为褐色、水渍状而腐烂死亡。病部在春季产生白色絮状菌丝体,继则成黑色小瘤状菌核。播种时可用比重为1.03~1.10盐水选种,清除种子内混杂的菌核。施用石灰,喷施多菌灵亦有效。提早收割,增加通风透光,可减少病害的蔓延。
    此外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锈病(Urom~ces stristus)、褐斑病(Pseudopeziza胧廊删)及白粉病(Erys~he sp.)等,使茎叶荚果受害,生长受阻,产量减低,影响种子的生产,均可使用波尔多液、石灰硫磺合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防治。
    5. 收获
    牧草刈割时期应是单位面积内营养物质产量最高且对植株寿命无影响的时候。紫花苜蓿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在第一朵花出现至十分之一开花、根茎上又长出大量新芽阶段。此时刈割营养物质产量高,根部养分已积蓄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再生良好。在蕾时刈割蛋白质含量高,饲用价值大,但产量较低,且减少根部养分的积贮,摧残生机,甚至引起死亡。刈割过迟,草质粗老,饲用价值低,且基部长出大量新枝,_次刈收前后两批茎秆,老嫩不齐,调制困难。
    刈割时期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青饲的宜早,制干草的可在盛花期刈割。作猪、禽饲料用的较用作牛、羊饲料用的为早,作人工干草用的又较刈制普通干草的为早。如发生倒伏或根部已长出大量新芽时应及早刈割。最后一次刈割应在当地平均霜降期来临前4周进行,使在上冻前能恢复至一定的高度,我国各地末茬草的刈割时期:关中地区宜在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北京地区以9月中下旬为宜;南京地区可延至11月上旬。   
    刈割次数:当年春播的,北方在灌溉条件下,可刈割2~3次。南方可刈割2~4次;夏播的北方不能刈割,南方可割l~2次。第二年生长紫花苜蓿收割因地而异,北方地区可年收3~5茬,长江流域可年收5~7茬。两次刈割间隔时间通常为35~42天。根据各地材料每亩约可收鲜草2000-4000公斤,水肥条件较好的亩产在5000公斤以上。如收干草,一般亩产为500。1500公斤。各次产量以第一茬为最高,约占总产量40%~50%。灌区风干草为鲜重的20%~25%,干旱地区风干草为鲜重的30%~35%。
    紫花苜蓿留茬高度一般4~5厘米为度。低则伤及根颈,减损分枝,高则影响牧草产量,且所留残茬有碍新枝的生长和下次的收割。陕西关中及山西认为应齐地收割,能促进分蘖。
    6. 种子生产
    以生产种子为目的紫花苜蓿留种地应选地势较高,排灌良好,适量施基肥和磷钾肥的地方。每亩播种量O.5~O.75公斤,行距40~60厘米。据有关部门观察行距50厘米者较20厘米者开花早5~7天,开花较盛,结实亦较多。保加利亚3年栽培试验证明:50厘米×50厘米穴播者,亩产种子42.3公斤,100厘米×33厘米穴播者,亩产种子34.O公斤。条播行距分别为75、100和121.5厘米者,亩产种子依次为33.O、30.8和15.6公斤。宽行条播能增加分枝,减少倒伏,通气透光,提高种子的平均产量。结蕾期每亩用50~100克硼酸分2~4次,每次25克溶成 O.02%溶液喷施,可促进花粉管的伸长,防止花粉管的破裂,减少花的脱落,保证受精良好。养蜂可增加种子的生产。
    一般以头茬留种较好,南方多雨年份可在第2~3茬留种,’以免除雨水过多的影响。采种时间视荚果颜色而定,一般在下部荚果变成黑色,中部变成褐色,上部变成黄色时便可采收。每亩可收种35公斤。
    (四)  饲  用
    1. 紫花苜蓿营养价值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与收获时期关系很大,幼嫩紫花苜蓿含水较高,随生长阶段延长,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粗纤维则显著增加。收割时,茎量增加,叶比重减低,营养成分明显改变,饲用价值下降。
    根据单位面积内营养物质产量计算,中等现蕾期收割紫花苜蓿干物质、消化干物质及粗蛋白质产量均较高,且对植株寿命无不良影响。适时收割的消化率高,适口性好。迟收的消化率明显下降,适口性差。
    2. 饲用方法
    (1) 青饲:对草食家畜可作为主要饲料。幼嫩紫花苜蓿也是猪、禽和幼畜最好的蛋白质补充饲料。每头每天喂量:乳牛25-40公斤,成年猪可达8~10公斤,体重60公斤绵羊一般不超过14公斤,役畜(马、牛)40~50公斤。喂猪、禽时应粉碎或打浆,喂马时应切碎,牛、羊可整株喂给。粗老紫花苜蓿可用上半段喂猪,下半段喂牛马。据分析,盛花期紫花苜蓿上半段占总产量的51%,消化干物质占总量的60%,蛋白质占64%,胡萝卜素占77%,而粗纤维只占39%。
    (2) 放牧:开花前紫花苜蓿喂反刍家畜时易引起臌气病,牛较羊易发生,泌乳母牛和带羔母羊又较一般牛和羊容易发生。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含有皂角素,·牛、羊等采食大量鲜嫩紫花苜蓿后,可在瘤胃中形成大量泡沫样物质不能排出,因而可引起死亡或产乳力下降。开始饲喂或放牧紫花苜蓿时应注意臌气病的防治。放牧前喂以干草、露水未干前暂缓放牧,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种,均可防治或减少臌气病的发生。
    乳牛:据国外资料,一亩良好紫花苜蓿和鸡脚草混种草地,在一个放牧期内可生产含脂4%的牛奶465公斤而不需补喂精料。个别乳牛在每天采食大量紫花苜蓿、禾本科混合牧草而不补料的情况下,可连续84天、每天平均产奶25公斤。据用铬标记法测定,每50公斤体重乳牛,紫花苜蓿干物质采食量因季节早迟而不同,早的(5~6月)每天2.48公斤,迟的(8。9月)1.63公斤。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已倾向改放牧为周年舍饲,利用机械收获紫花苜蓿作青饲料,青贮料和干草用,以减少浪费,增加单位面积的牛奶产量。
    肉牛:周岁肥育牛在灌溉的紫花苜蓿、禾本科牧地放牧不补料情况下,在整个放牧季节内每亩牧地可获增重60~75公斤,每头每天平均增重O.9公斤以上。
    紫花苜蓿地利用方法对肥育效果有明显影响。轮流放牧、带状放牧、青饲的,每日每头平均增重分别为O.82、O.87和O.88公斤,每亩可获增重则分别为31.5、43.5和53公斤。据用铬标计法测定结果,始重250公斤肉牛每天紫花苜蓿干物质采食量轮流放牧的为6.3公斤,带状放牧的5.8公斤,青饲的为6.8公斤。每增重50公斤需紫花苜蓿干物质分别为432、451和537公斤。青饲可充分利用草料,据研究,由于牛的选食使放牧利用的牧草仅为青饲的52%,因而每亩地放牧利用的牛肉产量仅为青饲利
用的64%。
    羊:在灌溉条件下放牧时,1亩紫花苜蓿地可获得羔增重60-70公斤。肥育羔羊在灌溉紫花苜蓿地内放牧时日增重为0.16公斤,而割回青饲的日增重仅O.10公斤,利用青饲法肥育羔羊,未显出其优点。据用铬标记法测定,始重30公斤肥育羔羊每天消耗苜蓿干物质1.08公斤和少量干草,每增重50公斤需紫花苜蓿干物质390公斤,每天增重O.16公斤。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12/21 18:08:39

紫花苜蓿市场前景广阔。发展优质豆科草粉已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的一项新技术产业,近期,我国苜蓿草粉年需求量200--300万吨,而我国草粉年产量还不足20万吨。全球草粉年进出口额己逾10亿美元。目前,苜蓿的国际市场主要在亚洲,年需求量在200万吨左右,并呈增长趋势。而亚洲市场优质蛋白饲料作物的市场潜力可达1000万吨。我国每年草粉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12/21 18:13:50

登陆:http://www.n318.com/nykj/Print.asp?ArticleID=183673

查看“紫花苜蓿青贮技术”。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12/21 18:15:54

紫花苜蓿半干裹包青贮试验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获得成功。

  民和县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15.2万亩,年产30万吨,对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紫花苜蓿收获季节短,木质化进程快,制作青干草容易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在收割、晒制、贮存、运输、饲喂等环节中造成大量的浪费。按常规方法晒制干草捆在多雨时营养损失达41.8%。民和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和马营镇畜牧兽医站从6月份开始,在马营镇进行了紫花苜蓿鲜草收割、凉晒、切断、裹包半干青贮试验,到7月底,经过40多天的贮存后开包检查,茎、叶、花形态清楚,色泽正常,气味芳香,试喂牛羊,适口性好,牛羊抢食,经鉴定为优质青贮料。

  紫花苜蓿裹包青贮操作简便、成本低。该项技术的试验成功,为开发利用苜蓿,发展草产业,实现种草养畜的有机结合,保证退耕还林草效益,实现青饲草异地调运及抗灾保畜开辟了新的途径。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6/12/21 22:16:59

http://www.tsfr.heagri.gov.cn/default3.aspx?id=172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苜蓿适应性广泛,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并获得一定产量,但以土层深厚、平坦、含钙较多的中性、微碱性土壤为佳。低洼易涝、酸碱度过大的土壤不宜种植。

2、整地  苜蓿种子小,顶土能力差,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整地要求深耕,地面细碎平整,下实上虚。墒情适宜:砂壤土18%~20%,粘壤土20%~23%为佳。整地主要程序为:

1)重耙灭茬,施肥;

2)深耕翻;

3)轻耙对角耙平地;

4)镇压(播种机械能在播种时进行镇压的可减少该次作业)。

二、播种

1、品种选择  优良品种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应在当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择适宜当地的良种,最好是一级种子。

2、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去掉杂质、草籽等,净度90%以上,发芽率要达到85%以上。播种前要进行根瘤菌接种,接种方法可用根瘤菌剂拌种,也可进行包衣(一般包衣种子已进行接种);同时应按照植保部门要求,对种子进行以防病、防虫为目的的处理。

3、播种期  苜蓿一般春、夏、秋播均可。应在春季最低温度5℃以上和秋季早霜前1个半月以前播种。适宜的发芽和苗期土壤温度为10℃~25℃,土壤有足够的墒情,并且疏松透气。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此时,要防止干旱出苗不齐及杂草;夏播6—7月播种,此时,气温高,雨水多,幼苗生长快,但杂草及病虫危害严重;秋播在北京地区最为适宜,出苗好、成本低、易管理,一般8月中旬至9月中旬,雨季后墒情好,温度适宜,杂草生长势减慢,播种成功率最高。

4、播种方法  主要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条播行距一般在15~30厘米,最好用牧草专用播种机播种,没有专用播种机的也可借助小麦播种机进行适当调整进行播种,简便易行。撒播全田覆盖较完全,可利用苜蓿的遮蔽作用,抑制杂草的生长,但更要注意苗期防草,否则将难以进行中耕除草和管理。

5、播种量及密度  播种量要根据种子发芽率确定,一般控制在1千克左右,每平方米保苗300~450株。苜蓿生长中存在自然稀疏现象,密度稀时分枝多,密度大时分枝少,因此播种量要控制在适当范围。

6、播种深度  根据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条播适当深一些,撒播则适当浅一些。一般播深在1.2~2.0厘米,不要过深过浅,否则,出苗弱,影响产量。播后视墒情及时喷灌,防止干旱。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苜蓿在播种当年的生长前期,主要管理措施是防治杂草和保证土壤墒情,以利于幼苗的良好生长。

2、施肥  苜蓿是豆科作物,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因此施肥重点是磷钾肥,但幼苗期的根瘤尚未形成前,或地力水平很低,施用氮肥是必要的。低肥力地块亩底施氮肥3~4千克,磷肥6~8千克,钾肥10~12千克,或者亩施苜蓿专用肥45~55千克(7:8:15,微肥0.3%);高肥力地块亩底施氮肥2千克左右,磷肥4~6千克,钾肥8~10千克,或亩底施苜蓿专用肥35~45千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亩底施农家肥1500~2000千克,底化肥用量可减少30%。每茬收割后,由于带走一定的养分,因此应结合浇灌补充磷钾肥,一般每亩追五氧化二磷3~5千克,氧化钾4~6千克,全年至少应在越冬前追施1次。

3、灌溉  苜蓿虽然根系发达,能吸收深层土壤水分,但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依然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满足要求,适时灌溉,不但可增加产量,品质也得到提高。灌溉时期视土壤水分和降雨情况,主要为播后苗期、收割后、越冬前和返青后,尤其要保证越冬前浇好冻水。

4、病虫草防治  在苜蓿生长期要注意病虫草的发生和防治,杂草防治一般选择普施特,病虫则针对发生类型、程度,视农药的残留期,在收割前适时喷洒适宜药剂。苜蓿主要病害为:苜蓿叶斑病、黄斑病、锈病等。虫害主要为:蚜虫、蓟马、蛴螬、黏虫等。

5、越冬管理  越冬前要保证植株的一定生长势和土壤的墒情,浇好冻水和追肥。春季及时浇灌返青水,促苗早发。

四、收割

收割要根据产量、品质和有利于生长的原则确定收割期。一般在开花时收割,养分含量最高,最晚不迟于盛花期。否则,落叶严重,茎纤维化品质下降。冬前最后一次收割,应注意留有40~50天的生长时间,以保证安全越冬和次年生长。机械收获留茬高度一般在5厘米较适合。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6/12/22 12:58:09

您好,提供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1、整地

 整地要求深耕、耙细、耱平、播种层紧密,掌握好适耕期,一般黏壤土含水量在18%--20%,粉砂壤土在20%--30%时为最佳适耕期,生产中常把10--20厘米土层的土,用手捏成团土团落地立即散碎,这时作为合适的整地时刻。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或普通磷肥50千克。

  2、播种 

2.1 种子质量。种子的纯净度和发芽率要求在80%以上。播前对种子进行清选和出芽率测定。

2.2 土壤状况。土壤墒情不好时,播前对土壤进行一次镇压。

2.3 播种期。苜蓿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早播扎根深、抗旱,第二年返青早;晚播扎根浅,不利越冬。一般以春播(四月中旬)、秋播(七月中旬到八月上旬)为佳,夏季应雨后抢墒播种。

2.4 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混播、间播几种方法,一般条播深度一致,出苗整齐,便于田间管理。

2.5 播种量与播种深度。紫花苜蓿撒播时,每亩1千克籽种,条播每亩0.75千克。最好与根瘤菌拌种后播种,苜蓿播种覆土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播后应轻耙或轻耱1遍。

 3、田间管理

3.1 除草。对播种当年的苜蓿,苗期要及时除草1--2次。

 3.2 耙地。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苜蓿开始萌生之前进行耙地,既可保墒,提高地温,促进返青,又可以消灭早期萌芽的杂草。每次刈割之后,由于地面裸露,土壤水分蒸发强烈,应进行耙地保墒,也可以结合耙地进行追肥。对老龄苜蓿进行深耙,切裂根颈,促进其更新。 

 3.3 灌溉。各槎苜蓿的灌水次数和灌水量根据生长情况、气温高低、干旱程度等灵活掌握。在临近刈割时不宜灌溉,刈割后再生草还不到10厘米时不宜灌溉。

3.4 病虫害防治。首先加强栽培管理,增强其抗病力;在农药防治上,对于刺吸式口器的蚜虫选用内吸性触杀性杀虫剂,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选用胃毒剂,最好采用有机磷杀虫剂或其他高效低毒农药,用法用量参照说明书。

4、收割

 4.1 适期收割。一般来说,以初花期刈割为最佳时期,这时产量高,草质也好。每年可收割2--3次。

 4.2 留槎高度。在利用的第一年,留槎高度以3--5厘米为好;成年苜蓿留槎高度在3厘米左右。

 4.3 采种。收取种子以生长第三、第四年的苜蓿较好,一年之中以头槎籽产量最高。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网 © 2003-2010 闽ICP备09027724号
E-mail:service@chinaforestry.net 传真:0086-591-83568281 电话:0086-591-83568282 835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