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首创林业行业在线咨询平台,专家实时在线答疑,林业知识汇聚,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铸就成功第一线!
 
 
 
 
 
 
 
 
 ★ 热门问题   ★ 精华问题   ★ 未回复问题        
 如果觉得该栏目对您有所帮助,请推荐给您的好友,我们将越做越好。网址:http://help.chinaforestry.com.cn/
 
 
姓名:刘梅     提问时间: 2006/4/25 8:47:01
问题:
 
我想了解红花大果油茶栽培的适宜性:土质、海拔高度、栽培技术、生长的气象条件。
 

回复专家:夏芬,回复时间:2006/4/25 12:28:32

大果红花油茶栽培技术

   一、生长特性

  大果红花油茶生长于广西藤县天平镇深山老林,该油茶为一个野生变种,经长期培育改良而成。茶树高4米~8米.四季常绿,11月至次年3月开红花,花期140天,花色艳丽,花径6~10厘米。株开花1000~5000朵。茶果霜降前后成熟,形如柚子,单果重0.5千克~1.5千克,内有茶籽20~25粒,约10~20克,株结果50~200个,约30千克~150千克。茶仁出油率60%.每50千克生果可产茶油2千克。每667平方米产茶油40千克~100千克。该油茶四季花果不绝.极具观赏价值。该油菜适应性较强。抗早耐寒耐贫瘠,能耐40℃高温及-10℃严寒。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山地均可种植。该油茶树喜偏酸性土壤,极少病虫害,粗生贱长,喜欢肥沃、湿润的环境,但怕涝。人工栽培嫁接苗2~3年开花,4年结果,实生苗4年开花.5年结果,7年丰产。油茶树生长期100~200年。

  二、栽培技术

  1.育苗。霜降后.收回成熟茶果,取出茶籽,用湿沙保湿催芽(留种茶籽切忌暴晒)。20~30天后,茶籽开始萌芽,将其点播于地里,盖3~5厘米厚泥土,铺上禾草,淋水保湿,1~2个月后,茶芽长出地面。气温高时苗地盖遮阳网。茶苗长出2个月后.薄施氮肥,以后每隔2个月施肥1次.并注意除草防虫。茶苗较耐荫,苗地忌浸渍,保持湿润为好。南方地区秋播较好。

  2.莓苗移植。山地、荒地、房前屋后.田头地边都可种植,也可套种在花生地、木薯地或果园里。冬春季移植。每667平方米用苗50~70株,株行距4米×4米或3米×4米。种前挖50厘米见方土坑,底部放腐熟农家肥.回填熟土。种时剪掉茶苗70%以上叶子,用黄泥浆加入生根剂浆好苗根部。种后把土压实,淋足定根水,土坑上盖禾草。1~2个月后生出新根长出新芽发现死苗要及时补苗。

  3.施肥。茶树成活后,薄施粪水或尿素.幼树其间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成年树春季以氮肥为主,夏秋以磷钾肥为主,冬季只施磷钾肥。施肥时在茶树侧边挖弧形沟.将肥料放进淘内盖上土。左右轮换施肥,以农家肥及麸饼为好.也可适当施些化肥。

  4.修剪与疏果。茶树苗不用修剪.长至1. 5米高时剪顶。成年树去弱留强.剪密留疏,剪去弱枝、病枝、枯枝。农历三至四月,幼果形成.将部分小果、病果、畸形果及密度大的部分果疏掉。第一年开花的果可不留或少留。

  5.病虫害防治。油茶病虫害较少。幼苗时主要有炭疽病.可用波尔多液及多菌灵、托布津防治,用1500~2000倍乐果消灭蚜虫和介壳虫。叶娥、尺蠖可用敌百虫防治。天牛可用敌百虫树皮下注射。

  6采收茶果。油茶在10月前后成熟,将果收回.曝晒数天.待茶壳裂开后.取出茶籽,晒干可用于榨油。


 

回复专家:周贵龙,回复时间:2006/4/25 12:40:24

红花油茶
         又名浙江红花油茶、浙江红山茶。花艳红色,2月中旬至3月下旬开放,花期长,九月中旬果熟,多为红色。产量比普通油茶高5-10%,但在低丘陵地区通常生长不良,软腐病严重,造成后期大量落果。属常绿小乔木,分布在中海拔山区,适应于夏凉、冬寒、多湿的条件,分布区呈连续性,属斋生态幅树种。基本上处于野生状态。高度800-1400米的山地生长较好,产量较高,鲜果出籽率20-34%,种子含油率32%左右。
      在低丘地区,生长缓慢,花果少,并易遭病虫害。该品种只少量分布在高山区。树叶四季常青,高达3-9米,树形美观,在春节前后开放大型红艳花朵,秋节前后红果或青果满树,既是油料树种,又是很好的观赏树种 。
 



 

回复专家:吕玉奎,回复时间:2006/4/25 13:46:52

红花大果油茶种植技术 


1、选地:油茶树对气候土质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抗旱、抗病虫能力强,适应性广,能耐45℃的高温和—10℃的严寒,凡能种植白花小果油茶的地区均可种植,丘陵荒坡地、沟边、城镇街道旁,不论黄土、红土、黑土,只要排水良好的地块都可种植,也是退耕还林绿化荒山,保持水土营造防火林带的经济树种。
2、种植:过去多用种籽直播造林,但不方便管理,用种苗造林成活率高,结果多产量高。春种1—4月,按行株距2×2米挖30厘米深的坑,选择20公分以上的健壮苗木栽入坑中,复土压实,每亩种170株。合理密植可提高前期产量,茶林封行后间伐。在幼林期可以套种矮小药材;桔梗、生地、半枝莲、旱半夏等品种,亩可增收约3000元。
3、施肥:采用环状沟施肥效果好,春季抽梢发芽前20天,株施硫酸钾复合肥0.2—0.5公斤,保证春梢幼果的生长发育,夏季在春梢停止生长后施一次壮果肥,冬季采果后施一次采果肥,以农家肥和复合肥混施效果好。
4、收果:应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过早采收含油率低,过迟采茶果开裂散落,一般在10月霜降后采收含油率最高,但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成熟期有早有迟,应分期适时采收。茶油加工榨油前应经过堆沤可以增加油分,堆沤6—7天后应抓住晴天摊开晒干。


 

回复专家:张连翔,回复时间:2006/4/25 16:48:53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ppp 茶科(Theaceae)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属约80种,除本种外,尚有其他几种也可榨油。

形态特征 树高4~6米,一般2~3米。树皮淡褐色、光滑。单叶互生,具柄,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4厘米,基部楔形,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侧脉不明显。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径3~5厘米,花瓣5~7枚,倒卵形,先端凹入;雄蕊多数,排成2轮,花丝基部成束;子房上位,3~5室,花柱分离,柱头3~5裂。蒴果,球形、桃形、扁圆形、橄榄形等,直径2~4厘米,每果有种子4~8粒。种子茶褐色或黑色,有光泽,三角状。

地理分布 油茶分布的北界在淮河 -泰岭一线,大致相当于北纬34°附近,只是在淮河一带向南为纬度32°上下;南界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岛;西界是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缘。南北纬度相距11°~12°,东西横跨经度的24°,包括湖南、江西、浙江、福建、贵州等省全境,四川、湖北等省大部分地区,安徽、江苏、河南、陕西等省的南部及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省(自治区)的北部。东部地区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西部地区可达海拔2000米。

生物学特性 油茶喜温暖,怕严寒。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花期如遇低温和霜冻,会落花、减产。立春气温回升后若突然降温,幼果易受冻害,造成早期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宜选择阳坡种植,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还要求足够的水分,年雨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7月干旱会影响果实生长。8、9月如雨水少,温度高,蒸腾量大,会影响油分积累,造成种子不饱满,含油率低。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生长土地要求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栽培技术 油茶栽培历史悠久,2300多年前的《山海经》里就有“员木(即油茶)南方油食也”的记载。宋代《图经本草》、明末《群芳谱》和《农政全书》中记述了油茶的产地、性状、栽培技术和用途等。以种子、插条或嫁接繁殖。异花虫媒授粉,实生后代分化大,多采用插条或嫁接育苗,植苗造林,最适造林季节是立春到惊蛰,也有在10月造林的。直播造林以冬季播种最好。四季花果不离枝,有“抱子怀胎”的特点,每年都要消耗大量养分,故要加强油茶林的抚育管理,才能实现高产稳产。每年或每隔1~3年对林地进行锄草松土,称为 “垦复”。林内间种花生、豆类、绿肥作物;春季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钾肥,夏秋追肥以磷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肥。油茶开花结实需要充足的阳光,故对过密林分要进行间伐;对同一植株要在雨水至春分间进行剪修,除去过密的枝条,以及病虫枝、衰弱枝和下脚枝。

油茶座果率的高低与授粉昆虫的多寡有密切的关系。授粉昆虫有蝇、蚁、虻、蛾、□等40多种,其中授粉效果最好的是野生土蜂,如分舌蜂属的大分舌蜂、地蜂属的油茶地蜂、纹地蜂、湖南地蜂等。注意创造有利于土蜂放养繁衍的条件,并有计划地加以放养,可促进油茶增产。

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病害有发生在果实、叶片、枝条上的炭疽病和引起大量落叶、落果的软腐病。局部地区还发生引起苗木大量死亡的白绢病,以及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煤污病等。油茶尺蠖、油桐尺蠖、油茶枯叶蛾、大袋蛾等是最主要的食叶害虫;茶粉虱、油茶宽盾蝽、山茶象可引起落果。此外还有天牛、油茶织蛾等害虫。

用途 油茶种子含油率达30%左右。茶油含:油酸83.3%,亚油酸7.4%,棕榈酸7.6%,硬脂酸0.8%,花生脂酸0.6%,豆蔻酸0.3%,色清味香,营养丰富,且耐储藏,不易酸败变质,是优质食用油。茶油在工业上可做机器润滑油、防锈油。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农田蓄水能力,还能防治稻田害虫。果皮含有单宁,可做橡胶原料。近年来建筑工程方面还用茶果作为提高混凝土的凝结性的粘合剂。茶壳是提取茶碱、碳酸钾、活性炭的好原料。叶含花黄素、茶碱、可可碱、咖啡碱、茶苷等,可作医药工业原料。茶花具有观赏价值,可做庭园绿化树种。木材纹理细密,可做小型农具。

其他种油茶 茶属中另外一些种子可以榨取食用油料的种类有:①小叶油茶(C.meocarpa)在江西宜春、湖南通道、广西三江、福建闽侯等地常与油茶混生或组成大面积纯林。耐旱、耐瘠、果皮薄、出子率高。②越南油茶(C.vietnamensis)。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以广西陆川、广东湛江和海南省栽培面积较大,性喜高温高湿,适于年平均气温21℃以上,年雨量1500~3000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海拔400米以下低纬度丘陵地区。③浙江红花油茶(C.chekian□oleosa)。分布于浙江南部、江西东部,以及浙江、福建、安徽三省边境的高山上,春季2、3月开花,9月中、下旬即果实成熟,比其他种类果实的发育周期短,适于中、北亚热带地区,海拔600~800米的山地种植。④广宁油茶(C.semiserrata)。分布于两广接壤的封开、苍梧、藤县、贺县一带,春花秋实,性喜高温多湿的南亚热带气候。博白大果油茶(C. □i□antocarpa)在广西博白、陆川一带有天然林,也有人工林,是当地人民所珍视的优质食用油。⑤腾冲红花油茶(C.reticulata)。分布于云南腾冲、龙陵、保山等县,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2000米,是云南山茶花的原始种,果实大,出油率高,花型花色美观。腾冲地区已种植2万多亩,对解决边疆山区人民食油具有一定意义。⑥攸县油茶(C.yuhsiensis)。分布于湖南攸县、安仁一带,陕西安康、汉阴,湖北来凤也相继发现,因其果皮薄、油味香,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此外,尚有宛田红花油茶 (C.polyodonta),威宁短柱油茶(C.weinin□ensis)等20余种有价值的油茶。